:::

海岸山脈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

基本資料

保護區名稱 海岸山脈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面積(公頃) 3,300.59
範圍 國有林成功事業區第41、42、44林班,秀姑巒事業區第70、71林班
中央主管機關 農業部
管理機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花蓮分署
類別 森林生態系
公告日期 89.10.19

成立緣起

[海岸山脈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1]
本區原本為台東海岸山脈闊葉林自然保護區範圍,因為地處偏僻,交通不便,加上地勢陡峻,外來干擾不易進入,使得原生植群可以完整保留。由於植物種類豐富,植相結構完整,提供了絕佳而多樣的野生動物的生殖及棲息環境。於是於民國 89 年 10 月 19 日公告為「海岸山脈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以保護這片重要的棲息環境。

地理位置

本區位於花蓮縣富里鄉右側山麓至花東公路海岸線成功鎮西北部之海岸山脈地區,隸屬臺東分署成功事業區第41、42、44林班,及花蓮分署秀姑巒事業區第70、71林班,屬九岸溪、三仙溪與新港溪集水區,全區面積3,300.59公頃,海拔高度介於200至1682公尺之間,全區山勢呈顯著陡峭之急斜地勢;乃以保護低海拔闊葉樹林、牛樟、朱鸝、臺灣野山羊等珍貴動植物為主之保護區。

環境概述

[海岸山脈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2]
本區氣候型為暖熱重濕至溫暖重濕型,溫度最低月為1月份,約10℃~16℃,最高溫7月,約27℃~31℃,年均溫19℃~24℃,年雨量2000~2500mm,以5~9月雨量最多,12~翌年4月則有短暫缺水現象。地質岩層上幾由新生代中新世七百萬至兩千六百萬年前之火山岩與活山碎屑所構成,其核心為安山岩質島孤岩漿凝結而成的火成岩;土壤則多由耐風化之安山岩,集塊岩組成而育 成石質土,山脊、山腹之平坦地及緩斜地帶為暗色之壤質或黏壤質土質。

生物資源

區內之植物相可以海拔700公尺為界來做簡單的分類,700公尺以下的低海拔地區是以楠、榕類樹種為主的「熱帶雨林植型」,優勢樹種除了楠、榕類外,另有卡氏櫧、九芎、茄冬等,混生有烏心石、台灣朴樹、山黃麻、血桐、白匏子等純屬熱帶植物之樹種;700公尺以上的中高海拔地區,則以樟科和殼斗科為優勢的「亞熱帶植型」,多為樟一櫟群叢樹種,包括有牛樟、大葉楠、豬腳楠、瓊楠、小梗木薑子、南投黃肉楠、三斗石櫟、赤皮、錐果櫟、短尾葉石櫟……等,這兩種植相無論在樹冠層,灌層或地表層,其組成的植物種類均很豐富,提供了絕佳而多樣的野生動物生殖,棲息環境。

動物方面之調查結果顯示,本區至少有57種鳥類、13種哺乳類、8種兩生類、8種爬蟲類及20種蝴蝶類,其中不乏珍貴稀有的物種,包括:朱鸝、台灣藍鵲、台灣獼猴、白鼻心、長鬃山羊、百步蛇等,其中長鬃山羊為已知全省海拔分布最低的地方,而朱鸝與百步蛇在本省其他地方並不多見,屬瀕臨絕種之物種。本區由於地處偏僻,山勢陡峻且交通不便,因此,大部份原生植群得以完整的保留至今。

保育現況

[海岸山脈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3]
本區內保護之牛樟樹種,特產於台灣,原屬生育區廣泛之大喬木,因中低海拔原始林大量砍伐開發,且常寄生於牛樟腐朽中空幹內之「牛樟芝」為民間珍視之稀世藥材,加以其地下纏繞根系更廣泛被作為工藝品;因之,近年來僅存天然牛樟樹常遭盜伐現存之株數亦愈來愈稀少。目前區內之巡護工作是由成功工作站派員不定期巡邏,另於保護區入口處設立有警告告示牌三面,預定再設立大型標示牌、保育標語牌,以有效遏阻違獵及盜採野生植物之行為,進一步達到提醒民眾愛護野生動植物之觀念。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海岸山脈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公告函(民國89年) pdf pdf 檔案大小:580KB 下載次數:777
瀏覽人次:8444 最後更新日期: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