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

基本資料

成立時間 民國83年1月10日
面積(公頃) 347
地理位置(範圍) 宜蘭縣南澳鄉朝陽村境內南澳事業區第11林班
管理機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
類型 國定自然地景
符合之指定基準 獨特地形、地質意義,可展現自然地景之多樣性;基因保存永久觀察、教育及科學研究價值
主要保護對象 天然海岸林、特殊地景

行車從蘇花公路北起的宜蘭蘇澳一路向南, 自北方澳、蘇澳灣、南方澳陸連島、烏岩角、東澳灣、烏石鼻一直到南澳溪口,這段路途上中央山脈的山勢一路陡峻直切而下,銜入太平洋,翠綠的山連結著湛藍的海,形成景色壯闊的斷層海岸。特殊的地理型態讓行經蘇花公路時,沿途海岬、海灣交替出現進入眼簾,鬼斧神工的景色, 是常被推薦的臺灣代表性景點之一。而此段路途中最壯觀秀麗的景點,就屬具特殊外形的海岬 ─ 烏石鼻。

東澳溪口和南澳溪口之間的烏石鼻,其外型如對稱鼻翼,是位於蘇花公路沿岸一座向東突出躺臥在太平洋的狹長海岬。海岬邊坡陡峭,崖腳及淺石灘上堆積眾多崩落的大石塊,由東西向延伸的片麻岩脈組成的岩體,硬度勝過周邊的麻岩,在日復一日受到風吹、雨打和海浪劇烈的沖擊琢磨下,因差異侵蝕而逐漸塑出它特殊的外觀。

宜蘭沿岸的鳥石鼻,在東北季風的季節直接面迎季風的吹拂,因而終年潮濕多雨,森林植群完整而茂密,樟、 楠、櫧、榕、赤楊、相思樹、楓香、鴨腳木、山黃麻、黃杞等,這些亞熱帶的闊葉喬木妝點著烏石鼻的森林樣貌, 潮濕的林下環境也讓地表各種蕨類和地被植物緊密覆蓋, 形成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森林內到處可見紅楠與大葉楠, 草生地則常有細葉假黃鵪菜與芒草覆蓋。這裡曾經有大量群聚的綠鳩,也讓此處有了「粉鳥林」的特殊別名。貫穿保護區西側的舊蘇花公路,則常可見到鼬獾、白鼻心竄出, 到處都有令人驚喜的生物展現。

成立緣起

蘇花公路北起宜蘭蘇澳,南達花蓮崇德,沿線整体上屬於斷層海岸地形。蘇花斷層海岸北段自北方澳、蘇澳灣、南方澳陸連島、烏岩角、東澳灣、烏石鼻、至南澳溪口,海岬、海灣交替出現,其中最壯觀秀麗而特具幾何外形的海岬就是烏石鼻了。

烏石鼻位於東澳溪口和南澳溪口之間,是一座向東突出於太平洋的狹長海岬,並且具有非常對稱的鼻狀外形。由於組成岩體為東西向延伸的片麻岩脈,較周圍的片岩堅硬,於是在差異侵蝕作用下,強者出頭成為海岬,弱者凹入成為海灣。這塊突出的海岬復受到風吹、雨打、尤其是劇烈海浪的沖擊琢磨下,逐漸成形。海岬邊坡陡峭,崖腳及淺石灘上堆積有許多崩落的大石塊,反映著正不斷進行中的劇烈波蝕作用及邊坡崩坍作用。

正因為這裡擁有的遺世獨立的海岬地型景觀,在台灣仍屬罕有,值得重視與保護。於是在83年1月10日,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區劃出宜蘭縣蘇澳鎮朝陽村的這塊地方,成為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海岸林和特殊地景,總共面積為347公頃。

地理位置

本區位於宜蘭縣蘇澳鎮朝陽村境內,屬於國有林南澳事業區第11林班,總劃定面積347公頃,經農業部(農委會)於民國83年1月公告為自然保留區。

本區為台灣島伸向太平洋上的一塊鼻形小半島,最高點為東澳嶺(701公尺),由此向海之陸地即為本區範圍,全區緊臨太平洋,地形由海平面急劇上升至200公尺,極為陡峭,鼻頭處最高點距海面亦有170公尺 ,多屬東向之陡坡。

  •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環境概述

本區年均溫約為 22~23 ℃之間。月均溫分布則在17.0~28.9 ℃。最低溫均出現在一月均溫約17 ℃;最高溫則在七、八月,七月均溫約33 ℃。地形分類上為大南澳片岩,地質主要由黑色、綠色片岩及結晶石灰岩所組成, 夾有片岩及片麻岩,鼻頭稜岬處為片麻岩組成夾有少量角閃石,由烏石鼻以北至北界為角閃岩組成,以南則為石墨片岩雲母片岩為多。本區濱臨太平洋屬熱帶海洋氣候型,全年海風吹襲,以每年十二月之平均風速(3.3 m/s)最大,,總雨量4000mm,年降雨日達200日以上,相對濕度平均在80%左右。

生物資源

鳥石鼻因受東北季風直接吹拂,全年潮濕多雨,林相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天然林,完整而茂密,以樟、楠、櫧、赤楊、相思樹;楓香、鴨腳木、山黃麻、榕樹、黃杞為主,林下潮濕,地被植物及蕨類極豐富。本區另有相當多的鳥種,如五色鳥、紅嘴黑鵯外,尚有老鷹、魚鷹等,本區尚有大量綠鳩,故有「粉鳥林」之稱。

依氣候帶植被型區分,本區屬於東北地理氣候區,海拔1000公尺以上之櫧楠型森林 ,植物多為常綠闊葉林,僅散生少量之落葉 植物;樟科植物如大葉楠、紅楠、大香葉樹為優勢植物,其他如楊桐、黃杞、烏心石、 紅皮、杜英、白校欑亦不少,因濕熱灌木、 藤本、蕨類頗豐富。本區植群大致可依其環境位置分為四種型;濱海區植群 ─ 以台灣蘆竹、琉球澤蘭為優勢;鼻頭稜線區 ─ 以二葉松、相思樹造林木為主;溪谷潮濕區 ─ 以稜果榕、大葉楠、筆筒樹為多;遠離海岸山坡區喬木組成複雜森林鬱閉佳,以紅楠、九芎、烏心石、杜英、楊桐為多。全區調查發現維管束植物100科,367種,其中蕨類49種,特殊性不高卻與台灣恆春珊瑚礁岩之熱帶海岸林截然不同。

據2009調查哺乳類7目13科18種的以台灣獼猴、鼬獾最多,白鼻心分布最廣;鳥類6目21科37種紅嘴黑鵯、紅山椒鳥佔優勢,其中除大冠鷲經年棲息本區,尚發現林雕、蜂鷹、雀鷹、白喉笑鶇等珍貴鳥類。兩棲爬蟲類共記錄錄2目10科19種動物如眼鏡蛇、雨傘節、鈍頭蛇、龜殼花等喜愛潮濕森林性及林緣物種;本區蝴類種類豐富,最高有113種被記錄到,其中不乏珍稀種如黃裳鳳蝶、台灣麝香鳳蝶、流星蛺蝶等。

保育現況

本區擁有的遺世獨立的海岬地型景觀在台灣仍屬罕有值得重視與保護。本區曾為有名的磯釣場之一,頻繁來往的釣客造成部份環境垃圾堆積破壞生態,後因開放船釣改善許多。本區除廢棄的舊蘇花公路與碉堡外無其他人工設施,維護管理上本區由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林務局宜蘭林管處)南澳工作站派有巡視人員執行經常上的巡邏、拆除陷阱鳥網工作,本區因交通尚稱便利,在開放山林後亦帶來一波探秘遊客申請進入,因進入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需經烏石鼻戰備道路,欲申請進入者須先取得軍方管理單位同意通行後,再洽南澳工作站聯繫進入本區事宜。。

  •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烏石鼻海岸自然保留區公告函(民國83年) pdf pdf 檔案大小:98KB 下載次數:1159
公告修正「烏石鼻自然保留區」面積、附圖及主要保護對象(85年) pdf pdf 檔案大小:41KB 下載次數:1799
瀏覽人次:3932 最後更新日期: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