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

:::

基本資料

成立時間 民國81年03月12日
面積(公頃) 200
地理位置(範圍) 宜蘭縣南澳鄉宜蘭分署和平事業區第 87 林班第1-6 小班
管理機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
類型 國定自然地景
符合之指定基準 代表性生態體系,可展現生物多樣性;獨特地形、地質意義,可展現自然地景之多樣性;基因保存永久觀察、教育及科學研究價值
主要保護對象 暖溫帶闊葉樹林、原始湖泊及稀有動植物
備註 國家級重要濕地
越過四周屏障的山脈,來到矗立水社柳、九芎原生闊葉樹林入水口處,一個平靜的湖面慢慢在眼前展開,它的四周被五節芒構成的高草團團圍繞,湖水中東亞黑三稜、微齒眼子菜等稀有植物靜靜地在湖中生長。這是一個長年籠罩雲霧之中的高山湖泊──神祕湖,位於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的中央。看似平靜的湖泊,其實水生植物、動物激烈的競爭在水面下上演著,呈現濕生植群演替的動態變化。
保留區天然資源豐富,除了原始湖泊生態系以外,周邊的暖溫帶闊葉林以及稀有動、植物都是主要的保育對象。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擁有完整的原生林相,主要成員有錐果櫟、紅楠、石櫟類、木薑子類等;因為環境潮濕,此處苔類、蕨類與蘭科植物也相當豐富。位於中央的神祕湖面積約 4.8 公頃,由於位處臺灣雲霧帶、年平均雨量高,面積不大的湖泊在午後時分總是山嵐氤氳,這樣一個長年籠罩雲霧之中的高山湖泊因而有了「神秘」的名字。
本保留區植物保護重點包括湖泊中的水生植物及湖邊的水社柳林。如:東亞黑三菱、微齒眼子菜、卵葉小丁香、小狸藻、小葉四葉葎及水毛花等,與周邊完整之闊葉林生態系結合起來,極具學術研究價值,其監測與研究成果能讓我們對湖沼生態機制有更多的了解。
保留區內動物相也非常豐富,像腹斑蛙、橙腹樹蛙、棕簑貓、臺灣野山羊、林鵰;看似平靜的湖域中則有紅冠水雞、小水鴨、尖尾鴨、小鷿鷈與鴛鴦等;而白腹游蛇、呂氏攀蜥更是指標類動物,值得建立物種群基礎資料,透過族群變化監測,以觀察此處具洪氾脈衝特性的環境變遷。

成立緣起

本區為一原生闊葉林與天然湖泊 (神秘湖) 的生態環境,面積不大,但四周山脈的屏障,原生林相完整。神秘湖因終年籠罩在雲霧之中而得名,屬於老齡期之高山湖泊,湖底堆積物很厚,水很淺,須賴雨水的補充,在入水口處已有水社柳-九芎組成的森林,湖的周圍更遍佈五節芒所構成的高草區;顯示此湖區為一濕生演替晚期向中生型演進的典型,區內並保有東亞黑三稜、微齒眼子菜等稀有植物。湖泊演替、沼澤植物與森林消長的生態現象,有學術研究和保存的價值。

林業保育署(林務局)早先成立「南澳自然保護區」予以保護,至民國81年時,農業部(農委會)依法公告為「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使這個區域能在未受到干擾的生態環境裡,發揮生態研究及科學教育的功能。 主要保育對象為保護暖溫帶闊葉林、原始湖泊生態系以及稀有動植物。

地理位置

本區位於宜蘭縣南方之南澳鄉金洋村境內,由蘇花公路往宜蘭縣南澳鄉,過南澳後轉往金洋村,然後接往南澳-南林道可抵本區,惟位置偏遠,無機動車輛不易進出。屬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林務局羅東林管處)轄管之和平事業區第87林班第8小班,處在和平溪分水嶺及南澳南溪上游山脈崚脊之間。四周溪流匯集為湖泊,名為神秘湖。湖水向南開口,經澳花溪,注入和平溪,劃定面積為200公頃。本區海拔介於700~1500公尺之間,位於和平溪分水嶺與南澳南溪上游山脈稜脊之間,周圍山峰(最高為1236公尺之御香山)向下急落環成菱形谷地,四周溪澗逐漸匯流成湖泊名為神秘湖,湖域(含沼澤區)面積4.8公頃,神秘湖水由出水囗向南流經澳花溪,注入和平溪。

環境概述

晴朗日在本區可以眺望太平洋,因受洋流影響大,為一典型海洋性氣候。冬季盛行潮濕的東北季風,越過山嶺吹襲本區,故冬季雨量與夏季一樣豐沛。根據設置該區之森林水文微氣象觀測站之觀測紀錄,年均溫為16-22℃,最冷月均溫約7.5℃~9.6℃,最暖月均溫約20.3℃~22.2℃。年平均總雨量約為2,600~5000mm,雨量最多的月份為9-10月,其次為8-9月;保護區周圍之稜線雖高達1,200公尺,但潮濕氣流仍可經鞍部及東部山脊通過。本區地形分類上為台灣最古老的大南澳片岩組成之東台片岩山地之一部份,地質年代屬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組成以矽質片岩、綠色片岩與黑色片岩為主。本區土壤因高雨量淋洗作用盛,故鹽基飽和度多不及10%,土層愈深游離鐵鋁含量較多,酸性強,湖域有機質含量高,顯示有機物來源豐富且分解緩慢土壤化育程度淺僅生成變遷層,土表有機質豐富。

神秘湖水流之出口處,向南流入澳花溪。神秘湖大量繁生的滿江紅及青萍,顯示神秘湖為一優養化的湖泊。

生物資源

本區為台灣地區山地的盛行雲霧帶,植群屬櫟林帶之下層,森林的組成為性喜陰濕之闊葉林及針葉樹,以錐果櫟、木薑子類、石櫟、紅楠、新木薑子等80種木本陸生植物類等為為優勢種,另外紅楠、黃杞亦常見。區內陸域植群可概分為水社柳─赤楊型、九芎─小葉茶梅型及錐果鑠─長尾柯型等3型。湖泊區域植群則可分為微齒眼子菜─金魚藻型、東亞黑三稜─水毛花型、柳葉若─水芹菜型及五節芒等4型。另外苔類、蕨類與蘭科植物也相當多。

在保留區中已發現有哺乳動物12種,鳥類50種,爬蟲類5種,兩棲類7種與魚類1種,蝶類26種及36科之水生昆蟲。另水生生物軟體動物亦豐富其中圓田螺、圓口扁蜷的數量相當豐富,為本區的優勢種。另有,台灣椎實螺與平扁蜷在有 水草的水域,亦屬常見。笠螺則僅於夏秋季在靜水微齒純眼子菜區發現。在 二枚貝中,以圓蚌為優勢種,另有分布於緩流處砂礫底質上的碗豆蜆與水草 密布軟泥底的泥蜆。動物項以闊葉林最豐富,九芎林與人工柳杉林則較差。區內哺乳動物以赤腹松鼠較常見,其他如台灣鼴鼠、白鼻心、鼬獾、山羌、台灣獼猴及山豬等動物,亦有發現。山鳥中以竹雞、竹鳥、頭烏線、繡眼畫眉、白耳畫眉、大彎嘴畫眉與棕面鶯等較常出現,在闊葉林中常可聽見牠們的叫聲。出現在湖域的水鳥共有6種:紅冠水雞、小水鴨、尖尾鴨、小鷿鵜、鴛鴦與夜鷺。

保育現況

本區為未受干擾的自然湖泊森林生態區,生態研究、科學教育上可以發揮相當的功能,已完成之調查研究相當完整,更為長期了解本區生態演替變化,已著手進行本區之生態演替監測工作;設置在湖邊之森林水文微氣象觀測站已持續收集2年的資料,未來將予以分析應用。

民國81年本區依文資法公告為自然保留區,使其獲更周全的保護;本區為高山環繞之谷地,位置封閉,目前在區外入口處設有監測站兼作管制之用,經常派員全區巡邏,此外深入社區與學校辦理生態維護與野生動物保育之環境教育,則為當前積極推動的工作項目。

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林務局羅東林管處)以社區培力的角度,自107年起委託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以「南澳金洋社區環境教育陪伴計畫」輔導社區,培育優秀且認同在地文化及生態價值的解說員。解說員經過34個小時的培訓課程,除了加強生物學概念的系統教學,還有山區急救課程,讓最熟悉山林的部落子民能透過擔任解說員的方式,把傳統領域的山介紹給訪客,並獲得合理導覽收入。(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70073)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管理維護計畫 pdf pdf 檔案大小:3066KB 下載次數:35
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公告函(民國81年) pdf pdf 檔案大小:174KB 下載次數:1653
瀏覽人次:14798 最後更新日期: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