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

基本資料

成立時間 民國75年06月27日
面積(公頃) 219.04
地理位置(範圍) 苗栗縣三義鄉與苑裡鎮交界處,國有林大安溪事業區第3林班地
管理機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類型 國定自然地景
符合之指定基準 獨特地形、地質意義,可展現自然地景之多樣性;基因保存永久觀察、教育及科學研究價值
主要保護對象 崩塌斷崖地理景觀、原生馬尾松林

南來北往行經中山高三義路段時,若是恰好在清晨或是黃昏時分,心裡總是期待著看到整片火紅的山壁,映照在火炎山上,這常是旅途中美好風景的一部分。在夕陽餘暉灑潑下,整個山頭像著火似的,隨著陽光傾斜的角度由黃褐轉紅。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這片特殊的山脈部分是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的範圍。

此區山峰上岩層裸露,容易受到豪雨沖刷,少有植被,因而形成需要罕見的特殊地形景觀。三義火炎山原為礫岩紅土臺地,經大安溪溪水的切割,加上侵蝕、崩塌作用,而形成壁立山峰、礫石層、卵石流、地下伏流等特殊地形景觀。火炎山海拔 602 公尺,為臺灣中部與北部氣候的分界點,在高速公路往北經過三義火炎山旁,冬季時經常可發現天氣就轉為多雲有雨的天氣。

火炎山自然保留區內早期生長著許多馬尾松,因其能適應懸崖峭壁裸露的惡劣環境,而有大片的族群。走在山徑稜線上休息,還可以聽到風吹過松針,呼呼作響的聲音。後來因遭到外來的松材線蟲感染,造成多數的馬尾松枯死,葉片變枯褐,使得保留區裡的馬尾松數量減少很多。現今的林相以相思樹為主,並有不少小梗木薑子等樟科植物與大頭茶混生。但在峭壁上仍有許多馬尾松生長,期待未來馬尾松天然下種,能繁衍出更多的馬尾松松林。

成立緣起

在台灣以火炎山命名的山有不少,大都是山峰上岩層裸露,少有植被,容易受到豪雨的沖刷,當夕陽西照,由遠處觀之,很像火焰燃燒一般,其中又以位於苗栗三義的火炎山最為著名。

本區是台灣南、北氣候的分水嶺,原為礫岩紅土台地,經大安溪溪水的切割,加上侵蝕、崩塌作用,而形成壁立山峰、礫石層、卵石流、地下伏流等特殊地形景觀。加以本區有大面積之馬尾松林,為維護自然地質景觀及保育原生馬尾松植群,提供教學及學術研究之用,農業部(農委會)於民國75年6月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成為「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地理位置

位在苗栗縣三義鄉和苑裡鎮的交界處,在林業經營區分上屬大安溪事業區第3林班,全區面積為219.04公頃,主峰高度約600公尺,頂上有一顆三等三角點。本區東臨高速公路,西接苑裡海岸平原,北面是丘陵高地,南隔大安溪和台中市后里區相對,為台灣本島西部沿海紅土台地之一段。

自高速公路三義交流道出口,經尖豐公路南下約4公里處,右轉縣道140號,隧道上方即為卵石流覆蓋區。另外,由保留區東南角亦有步道可沿主稜線上山,為主要步道路線。

環境概述

火炎山脈可說是孤立的山脈,在本區以南多為平原區,北邊則為苗栗丘陵區,西南季風向北吹襲至本區時,受地形之影響突然被舉昇,導致本區多霧且濕度大。平均年溫度高23.7 ℃,最高平均溫為7月的34.5 ℃ ,最低平均溫為一月的16.15 ℃。相對濕度約為86 ﹪。平均降水量約為1800毫米。冬季受東北季風影響而多雨,梅雨期雨量頗多,7~8月雨量最多。

火炎山在地質上屬於第四紀的頭嵙山層、紅土台地堆積層、台地堆積層以及現代沖積層。主要組成是由礫石混雜砂土組合而成,因含鐵質甚高,所以風化之後呈現紅棕色的火焰顏色。是劇烈造山運動的產物,因本區岩層主要由厚層礫石組成,間或夾雜薄層砂岩,膠結力極弱,加上風化、侵蝕作用不斷,地形切割得支離破碎,又由於雨水的沖蝕,切割面往往又極為平整,因此在外形上,形成尖銳山峰的組合及深谷裡滿佈卵石的景象,如由南向北觀之則更能顯現其雄偉壯麗的景觀。在南向的山谷內堆滿了卵石,平時無水,望似卵石河流。

觀賞火炎山地形,必須細細品味,咀嚼其形成的成因,玩味當地地質的滄桑,當可了解造物者的偉大,尤當晨昏之際,晨曦、 夕陽照射在尖削的紅黃土上,遠望若跳躍的火焰。而樹皮帶赤色味的松樹亭亭佇立在危崖上,其景巧奪天工,其勢壯麗,無以倫比,為蓬山(苑裡舊名)八景之一「火燄夕照」。

生物資源

本區內蘊育豐富的松林植群,嶺線上松樹雖隨著礫石而不斷地崩落,但在峭壁上, 松樹又多屬天然下種,演替為純林。松樹崩落與再生的動態演替過程,尤具特色。除松樹群落之外,尚有相思樹、楓香、大頭茶、杜鵑等闊葉樹林與多種蕨類植物,此亦具區域代表性,殊為可貴,值得保護。大部份植物均屬演替先期之陽性植物,當地最大的松樹胸徑為60公分左右,為舊日原有松林經過火災之後倖存者。一般而言,松林為強陽性之先驅植物,難成全然鬱閉的森林。

本區的生物資源,依生育地環境可分述如下:

一、卵石流地──此區的環境特性為陽光充 足而開闊。此類卵石流生育地除雨期外屬乾旱,表層亦欠土層,主由車桑仔、土密樹、五節芒、蘆葦等優勢種生長在卵石間隙,構成大小不同之團狀植群。馬尾松、相思樹、台灣赤楊等陽性樹種,則呈現為稀疏或小片之幼齡林。動物相較為單純,常見昆蟲以草 葉為主食的有台灣大蝗、稻蝗、負蝗以及螽 亞目的草螽。

二、崩崖地──崩崖地之稜線及安定之陡坡地概為馬尾松純林,高大挺立。本地區之馬尾松林算是台灣地區低海拔面積較大的天然林分之一。火炎山主峰與馬尾松林間,部份為相思樹、油桐等人工林,部份為天然闊葉樹林。其主要森林植物為烏毛蕨、司氏碗蕨、青剛櫟、山黃麻、白匏子、構樹、樟樹、大葉楠、豬腳楠、楓樹、野桐、土密樹、烏臼、九芎、九節木、七里香等,此外馬纓丹、金毛杜鵑等植物也常在林下局部形成茂密灌叢。動物相亦頗 為單純,可見蜘蛛類的金蛛、人面蜘蛛於樹 間結網,偶而可見赤腹松鼠啃食松樹的毬果 。

三、闊葉林──本區因植物種類龐雜,動 物相也最為豐富。昆蟲方面,在闊葉林下的 陰暗地,常見為蛇目蝶科的蝴蝶,此類蝴蝶 因具有良好的保護色,非經驚擾很少飛翔,在林間的開闊地,可見到大群美麗的鳳蝶科 蝴蝶,在馬纓丹上吸食花蜜;在鳥類方面, 較常見活動於樹林中、上層之間的鳥類,有 白頭翁、紅嘴黑鵯、綠繡眼等。在樹林下層 以及林緣的灌叢之間活動者,則主要為小彎嘴、山紅頭、粉紅鸚嘴等。

四、溪谷濕地─ ─因位於背風帶,冬季常可見到黃蝶、青斑 蝶等蝶類於此避風。溪谷的小水流,可看到 棲水性昆蟲及好水性的昆蟲、兩棲類、爬蟲 類,如水黽、蜻蜓、稜蝗、蛙類、麗紋石龍 子等。另外,於小水流中發現到赤斑吻鰕虎魚,為台灣近年來所發現的新種。這種魚會做窩,雄魚照顧卵,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生態教材。

保育現況

本區之保護對象最重要的是特殊的地形景觀;為了保護本區之地形景觀,經於民國75年6月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 自然保留區,並加強本區之管理,期能使此一地形景觀在不受人為之干擾下任其自然,並提供國民自然科學教育及學術研究之用。

本區所面臨的主要威脅為遊憩活動,目前每日於步道健行者眾多,亦數次傳出跌落峽谷情事,尚須針對民眾辦理環境教育活動以建立保育共識。另外對於本地地形和馬松松族群的變動,應予以長期監測。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經營管理計畫 pdf pdf 檔案大小:4714KB 下載次數:744
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公告函(民國75年) pdf pdf 檔案大小:87KB 下載次數:2151
瀏覽人次:64926 最後更新日期: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