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成立時間 |
民國75年06月27日 |
廢止時間 |
民國110年12月20日 |
面積(公頃) |
55公頃 |
地理位置(範圍) |
臺北市關渡堤防外沼澤區 |
管理機關 |
臺北市動物保護處 |
類型 |
國定自然地景 |
符合之指定基準 |
代表性生態體系,可展現生物多樣性 |
主要保護對象 |
水鳥 |
本區在光緒年間經開墾為農耕地,因此區水患頻仍,1968年政府修建關渡堤防,以防水患,至此堤防外的農地逐漸廢耕,加上淡水河出海口附近的河道整治、臺北盆地地層下陷、淡水河抽砂、海水入侵等諸多因素,導致本區形成一片沼澤地。早期的沼澤區主要植物為鹹草與蘆葦,加上大面積的泥質灘地,且人為干擾較少,因此成為良好的候鳥棲息場所。每年候鳥遷移季節時,常會吸引大批的候鳥過境在這裡度冬,為臺灣北部地區重要的賞鳥勝地。 1978年前後,有零星的水筆仔小苗乘著潮汐在此落腳,至設立保留區時,紅樹林面積已達 10 多公頃,水筆仔的擴增使草澤與泥灘地面積逐年銳減,而逐漸形成今日以水筆仔為主的紅樹林景觀。隨著保留區內自然景觀的改變,區內的嬌客們也從過去喜歡泥灘地的雁鴨與鷸科、 科為主的水鳥族群,轉變為能在深水域與紅樹林冠層覓食、停棲、繁殖的樹棲型鳥類與少部分陸鳥。根據近年的調查,在保護區南側紅樹林頂端繁殖的鷺科鳥類可高達 3,000 隻以上,而鷸、 科鳥類現多分布於外側狹長零星的灘地,或往對岸蘆洲與其他濕地移動。紅隼為常見的的小型猛禽,常出現在開闊平原上 覓食,在空中定點振翅後垂直俯衝捕捉地面小型鳥類或其他小動物。 河口濕地的陸域化本是自然演替的一環,關渡自然保留區 30 餘年來,自草澤化作紅樹林,仍不減其在生態環境教育與自然景觀上的特殊性。與保留區僅一堤之隔的關渡自然公園,共同組成的濕地地景為生物提供了豐富的棲息地,也為臺北地區提供了洪汛調節與固碳等功能。
成立緣起
本區在臺北市西北方,關渡平原的西南側,位於基隆河和淡水河交匯之處,為一典型的河口濕地。這裡的景觀在過去的30年來,經歷了非常大的變化。根據文獻的記載,本區在清朝初年 (約1700年) 為一大片水域,光緒年間 (1875年),經開墾而為農耕地,至民國54年時 (1965年) 仍為農田。因此區水患頻仍,民國57年政府修建關渡堤坊,以防水患,至此堤坊外的農地逐漸廢耕,加上淡水河出海口附近的河道整治、臺北盆地地層下陷、淡水河抽砂、海水入侵等諸多因素,導致本區形成一片沼澤地。
早期的沼澤區主要植物為生長於泥質的灘地上的茳茳鹼草和蘆葦所組成,加上大面積的泥質灘地,這些景觀的組合,成為良好的候鳥棲息場所,每年候鳥遷移季節時,常會吸引大批的候鳥於此停棲或渡冬,為臺灣北部地區一處非常重要的賞鳥區。為了維護本區豐富的水鳥資源,農業部(農委會)於民國75年6月公告設立「關渡自然保留區」。
地理位置
關渡自然保留區位於臺北市的西北方,關渡平原的西南側,接近基隆河與淡水河的匯流處,距淡水河出海口約10公里。沿基隆河北岸修建的堤防,將關渡濕地分成南北兩部分,堤防以南的草澤與紅樹林區域即為本保留區,北部則由臺北市政府建設成「關渡自然公園」。
自然環境
氣溫:年均溫約22℃,一年中最高溫之月份為7-8月,平均溫度29℃;最低溫為1-2月,平均溫度約為15.4-16.2℃。
雨量:年雨量約2,120公釐。
海拔高度:0~10公尺。
地質:關渡平原內的地層均屬於現代沖積層,附近山區的地層則主要有北邊的更新世火山岩 (凝灰角礫岩),及北投貴子坑一帶的中新世沉積岩。平原的西北緣有金山斷層通過。
地形:本區地勢起伏不大,由北向西南漸低,因此地表水由北向西南流動。堤防南半部為沼澤地形,並有許多潮溪。在漲潮時草澤大部分被淹沒,而紅樹林僅露出樹冠部分;在退潮時則出現大片泥灘。
生物資源
由於獨特的沼澤生態環境,本區的生物多具有相當特別的適應方式。其中最常見的紅樹林植物為水筆仔,以及伴生的蘆葦及茳茳鹹草;此外,泥灘地上的彈塗魚與橫行的招潮蟹,也是本區最易見到的動物種類之一;而沼澤中的魚類與泥地裡的底棲無脊椎動物,則是水鳥的重要食物來源。
本區鳥類資源豐富,約70種上下,是臺灣本島重要鳥類棲息的地區之一,以候鳥居多,其中又以涉禽為主,如各種鴴科和鷸科的鳥類。夏季時,這裡是鷺科及秧雞科鳥類繁殖的地方;冬季裡,又提供冬侯鳥渡冬的棲所;在春、秋兩季,則成為遷移性鳥類的過境棲地。
環境概述
本區由於鄰近淡水河口,處於明顯的感潮河段,每天隨著潮來潮去,水位及鹽度的變化極大,形成特殊的生態環境,適合水筆仔生長。沼澤區內的草本植物於秋冬之際枯死,落於泥地,腐爛分解;這些有機物及紅樹林所攔截的中、上游養分,成為本區水生動、植生物的食物來源,也間接供養了許多來此覓食的水鳥。
本區由於蘆葦、茳茳鹹草及紅樹林生長茂盛,隱密性大;再加上泥地鬆軟,不適合人類及其他大型動物活動,人為干擾較少,亦是吸引許多水鳥在此棲息的原因之一。
民國67年左右,水筆仔開始進入本區,起初僅有零星的數棵小苗,隨後由於該地環境極適合水筆仔生長,造成水筆仔的數量急速擴張,至設立保留區時,已有10多公頃的紅樹林,又由於主管單位沒有進行任何的防治措施,水筆仔繼續成長,逐漸取代泥灘、蘆葦和茳茳鹼草之區域,而成為今日水筆仔紅樹林景觀。
保育現況
本區因過去多年來淡水河抽砂及抽取地下水,致使地層嚴重下陷,海水侵入改變土壤鹽分,造成紅樹林面積快速擴大,覆蓋了原有的裸露泥灘地,影響原先在裸露泥灘地棲息覓食的鳥種;而蘆葦及茳茳鹹草的減少,也大大降低了本區棲地類型的多樣性,使鳥類少了許多可選擇的棲息處。
交通狀況
由臺北市往淡水方向,可由大度路或臺2號公路接知行路,至關渡宮再步行進入本區。
廢止理由
一、「關渡自然保留區」係由農委會會銜經濟部於75年6月27日以75農林字第12382號、經(75)參27445號公告,屬國定自然地景之自然保留區,位於臺北市關渡堤防外沼澤區,面積55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水鳥,由臺北市政府建設局(現由臺北市動物保護處)管理,公告迄今已36年。
二、經臺北市政府多年監測與評估,區內生態環境因自然演替,從草澤轉變為林澤(紅樹林),目前紅樹林(水筆仔)生長面積增加至約占總面積66.7%,林澤並非鷸科、鴴科及雁鴨科等水鳥喜好棲息之棲地,又自然保留區公告目的為保存原有自然狀態,以觀察自然演替為目標,禁止改變或破壞其原有自然狀態,惟類此適合水鳥棲息之先鋒型生態環境,仍須透過人為經營措施,始能維持公告時之草澤狀態,爰如持續以自然保留區管理,無法調節紅樹林生長則難以達成營造水鳥棲地之目標;此外評估紅樹林持續增生,將導致基隆河關渡側水流遭阻擋,上游洪水溢堤風險增大,亦造成水流沖刷社子島堤防,恐不利防洪。考量本區公告當時僅有「文化資產保存法」之自然保育法規得以公告保護,目前已有更多法規得以進行棲地保育,且本區亦屬內政部依「濕地保育法」公告之「淡水河流域重要濕地(國家級)」範圍,可替代既有之保護功能,為利關渡水鳥棲地之適度經營管理,由臺北市政府提案廢止「關渡自然保留區」。
三、經農委會110年10月5日召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然地景及自然紀念物審議會」第8屆第2次會議審議,依據「自然地景與自然紀念物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8條第3款廢止條件:「保護之功能與效用,已有其他保育措施或其他法定保護區域得以替代」規定,審認「關渡自然保留區」階段性目標已達成,爰決議通過廢止,該區廢止後仍依據「濕地保育法」進行棲地保育及管理。
四、農委會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八十一條第三項、「自然地景與自然紀念物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八條第三款規定,於110年12月20日以農林務字第1101702404號公告廢止「關渡自然保留區」。
瀏覽人次:21221
最後更新日期: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