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因地理區位特性,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全島山巒綿亙,溪谷縱橫,垂直高度差大,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多樣性的生態環境,孕育出豐富之動植物資源,目前已記錄超過5萬9,000種,其中約三成為台灣特有種,高比例之特有種及其珍貴稀有程度舉世聞名,在學術研究或資源保育上深具重要性。但日益增加的開發行為,造成社會環境變遷及棲地破壞,使得資源過度利用、環境污染、外來入侵種及氣候變遷等因子正威脅著全球、區域及地方的生物多樣性,在缺乏妥善管理及保護機制下,勢將造成基因消失、物種滅絕或生態系失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類的存活及發展。
為了減緩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聯合國1992年於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各國簽署了《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為全球最大的保育公約之一。公約的三大目標為:(1)保育生物多樣性;(2)重視與鼓勵生物多樣性資源之永續利用;(3)公平合理的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自1993年公約生效,迄今已有196個締約方。生物多樣性公約是環境保育與開發的里程碑,第一次嘗試解決全球生物多樣性和永續利用生物資源的問題,歷屆討論議題及重要決定,在人類未來的發展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包括2002年第6屆締約方大會「2010年生物多樣性目標(2010 Biodiversity Targets)」、2010年第10屆締約方大會「愛知目標(Aichi Targets)」。聯合國2015年於紐約舉行「聯合國發展高峰會」,發布了《翻轉我們的世界:2030年永續發展方針》,提出所有國家都面臨的問題,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及環境保護等三大面向,並且基於實踐平等與人權,規劃了《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作為2030年以前的國際合作指導原則。 我國雖受限於國際政治因素,無法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的締約方,但仍有義務保育我國的生物多樣性,朝永續利用與發展邁進,為我國的後代子孫,及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盡力。
一、棲地維護與物種保育
我國自然保護區域分別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育法》及《國家公園法》劃設自然保留區、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國家公園及國家自然公園,總面積約佔台灣陸域面積19.2%,並各依所屬法規定期辦理保護區經營管理計畫檢討。
(一) 中央山脈保育廊道
中央山脈地形陡峻、並不適合人類經濟活動,但卻是台灣地區孕育萬物、滋養眾生的源頭,為避免人為生態系區隔造成生態環境的破碎,民國89年連接自北到南的保護區建置「中央山脈保育廊道」,有插天山自然保留區、棲蘭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雪山坑溪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瑞岩溪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丹大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玉山國家公園、鹿林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關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出雲山自然保留區、雙鬼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等14個保護區,南北綿延達300公里,面積約63萬公頃,約佔全島面積約17.5%。
(二)物種保育
1.臺南官田水雉復育,推動綠色保育標章
台灣的水雉族群曾廣泛分布於全島平原濕地及水田,因環境開發、農藥毒害及獵捕等影響,水雉數量急遽下降,僅存於嘉南平原局部地區,民國78年公告為第二級保育類野生動物-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規劃興建高鐵,路線281K至282K正好穿越台南官田地區的葫蘆埤及德化埤,當時為水雉僅存的重要棲地。經過多次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決議「應完成15公頃棲地租用事宜後,該路段始得動工。如復育可行、則研擬擴大範圍」。
民國89年,由臺南市政府、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台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及林業保育署(林務局)合作,租用台糖隆田農場15公頃農地,並委託民間團體執行復育區(現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的經營管理計畫,受限於經費、水位調節、水生植物管理及颱風侵襲等,多年來且戰且走勉力經營。惟民國98年底爆發水雉誤食摻農藥稻穀死亡百餘隻事件,重挫了復育計畫。後續林業保育署特別邀請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共商,發展出兼顧生產和生態的行動方案「農田生態保育營造—綠色保育標章認證」。由長期推動有機農業的慈心基金會和有心投入友善農法的官田農友簽訂「官田區水雉棲息合作協議」,輔導農民以不使用農藥和化肥、環境友善的農法耕作,並在每年12-1月保留適當的水域,確保水雉冬季覓食的安全。如今,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台南市野鳥學會、臺南市政府及本署的協力下,臺南地區的水雉族群已由民國98年的200多隻成長6倍以上,達1200多隻。高鐵營運改變台灣西部的交通面貌,臺南官田的甘蔗田變成濕地,成為了水雉的新故鄉,實現發展與保育並存的可能。
綠色保育標章認證制度目前已從臺南官田地區擴展到全台灣,民國106年通過認證的友善農地達385公頃,保育了超過38種保育類、指標性或紀念性的野生動物,參與友善農業的農友陸續增加中,持續營造友善且多樣化的農業生產環境。
2.鯨豚救援與保育*
台灣海域洋流交會資源豐沛,全球鯨豚約80種,而超過1/3的鯨豚都可在台灣海域見到,瑞氏海豚、長吻飛旋原海豚、熱帶斑海豚是最常見種類,偶有虎鯨、大翅鯨等大型鯨豚,也會洄游經過東部海域。然而鯨豚擱淺事件時有所聞,為保育鯨豚,林業保育署(林務局)於民國85年成立「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結合地方政府、海岸巡防署、消防局、中華民國搜救總隊、民間保育團體、學術研究單位、博物館及熱心志工等,有組織規劃地辦理鯨豚救援訓練,適時救助及處理擱淺鯨豚,雖救援鯨豚多為已死亡個體,但仍成功協助少數鯨豚重返大海。
每起鯨豚擱淺事件,都是海洋帶給人們的警訊,我們得以不同的角度瞭解海洋,透過擱淺鯨豚的組織樣本的碳氮同位素分析,可瞭解鯨豚的棲地環境及其在海洋食物鏈中的位置;重金屬濃度分析,顯示當海域汙染越趨嚴重,在沿近海洄游的鯨豚體內重金屬濃度越高。每年接獲鯨豚擱淺的通報約50-60件,近年來通報案例有增加的趨勢,在東南亞等地區也有同樣的現象,部分研究認為與海洋溫度變化有關。過往研究發也發現,台灣擱淺的鯨豚有70%患有慢性心臟疾病,除遭遇海中天敵外,誤入漁網、部分引擎特別大聲的賞鯨船等,都會讓鯨豚受到驚嚇,影響健康。
為改善鯨豚受到的壓力,中華鯨豚協會與國外團隊合作研發低成本、有效避免鯨豚靠近的網具,未來可大幅降低鯨豚的誤捕率,同時推廣友善賞鯨概念。有鑑於鯨豚擱淺地點遍布全台,為提升鯨豚擱淺搶救及處理的效率,林業保育署(林務局)與中華鯨豚協會合作推出「鯨豚擱淺處理通報App」,民眾如發現鯨豚擱淺,可即時通報聯絡到鯨豚擱淺處理小組,並提供初步判別的照片以及精確的地理資訊,以利把握關鍵時間加速搶救及處理,縮短等待救援的時間過程,藉由公眾通力合作提高鯨豚擱淺救援的成功率。
3.海龜救援、放生與保育*
全球有7種海龜,台灣四面環海,海岸線約1,600公里,有珊瑚礁、岩石與砂質海岸、河口、紅樹林等多樣性棲地,沿海近岸的大陸棚為重要漁場,更是海龜的重要棲息環境。台灣常見的海龜有5種,分別為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及革龜,均為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其中僅綠蠵龜會上岸產卵。然而沿海也是人類與漁業活動最頻繁的地區,人為產生的廢棄物日益增加,加上漁船作業過程斷裂的網具、魚鉤等,皆容易讓海龜被網具纏繞、混獲、誤食廢棄物,甚至被船隻撞擊受傷,生存遭受威脅。
為保育海龜,借鑑「中華鯨豚擱淺處理組織網」的經驗與成效,林業保育署(林務局)102年與縣市政府、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及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組成「海龜通報救援平台」,以南北分工方式進行海龜擱淺救傷處理及收容。近年更為提升海龜救援的存活率,與台大動物醫院合作,提供X光、CT斷層掃描儀器與獸醫師專業協助,現活體擱淺或混獲海龜存活率已達大幅成長。
依照規定,當擱淺獲救的海龜復原後,須在獲救的縣市進行野放。近年來,研究單位協助政府,輔導宗教團體參與救傷復原後的動物放生,以落實生態智慧護生觀念,更在環境及經費許可下,進行人造衛星追蹤,了解海龜野放後的動態。民國104 年曾進行一頭成熟母玳瑁阿飛的野放追蹤,牠在94天游了5,467公里,穿過赤道抵達其覓食海域—西印尼的勿里洞島(Pulau BelitungIs)。這是歷年來衛星追蹤游程最遠的一頭海龜,也證明救傷系統對於海龜保育的助益。
二、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資訊整合:
我國已建置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IF)、台灣物種名錄(TaiCOL)及台灣生命大百科(TaiEOL),其中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網(TaiBIF)由國科會(科技部)支持維運,各資料庫皆定期增修補充內容,推動跨部會生物多樣性資料的蒐集與整合,分別配合GBIF、Catalogue of Life及EOL進行國際交流與實質合作。
(一)台灣物種名錄(TaiCOL)資料庫
物種數代表一個國家或地區生物多樣性豐富度的量化資料,建置物種名錄為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的基礎。台灣物種名錄(Catalogue of Life in Taiwan, TaiCOL)自2003年起正式對外公開,現由林業保育署與中央研究院共同支持,並由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營運管理。網站內容以物種名錄及專家名錄為主,包含分類階層、命名者及年代、引用文獻或標本紀錄,並標記CITES保育種、IUCN瀕危種、我國保育種、特有種、外來種及化石種等資訊。網站亦提供完整的網路查詢服務功能,如由學名、俗名或同物異名之字串查詢,或由分類樹狀名錄查詢;亦提供學名核對工具、名錄下載並支援合作網站之學名連結,以相互擷取物種相關資料。在本地分類學家的通力合作下,目前累計物種數已超過59,000種。相關資料亦同步公開於科技部建置之「臺灣生物多樣性入口網」TaiBIF,達到推廣及資料庫整合運用目的。
(二)台灣生命大百科(TaiEOL)資料庫
有鑑於國際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意識的重視及鼓勵公民科學家的參與,「台灣生命大百科」(Taiwan Encyclopedia of Life, TaiEOL),自2012年起由林業保育署(林務局)與中央研究院共同支持的公開網站,目前由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營運管理。透過專家學者與民間廣大的自然觀察愛好者一同努力,建立台灣地區的生物圖文資訊整合平台。目的在將台灣已知的生物以一物種一網頁的方式,將該物種的名錄、標本、照片、分布及中文解說資料等整合,免費並開放授權條款供各界使用,增進社會大眾對於台灣生物多樣性的認知,促進生物多樣性研究、教育、保育及永續利用。台灣生命大百科(TaiEOL)亦於2012年9月正式與生命大百科[1](EOL)簽訂合作備忘錄,正式成為EOL的全球合作夥伴之一。
台灣生命大百科(TaiEOL)採用「台灣物種名錄(TaiCOL)」之名錄,針對目前台灣已知的物種,持續收錄物種解說資料及照(圖)片,以魚類、兩爬類、鳥類、哺乳類、維管束植物資料的完整性較高。另為使社會大眾瞭解台灣生命大百科(TaiEOL)之使用,鼓勵並推廣國內專家學者與民間愛好者共同協作分享生物多樣性相關資訊,每年不定期舉辦「台灣生命大百科教育推廣暨交流工作坊」,介紹台灣生命大百科計畫,以及公眾授權方式進行相關說明。同時邀請專家學者前來分享野外觀察心得、生態攝影與生物多樣性資料之建置經驗、大眾參與的協作案例,鼓勵更多公民科學家之參與資料建置和共享。
(三)臺灣生物多樣性觀測網(TaiBON)
TaiBON (Taiwan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 是為「臺灣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之簡稱,以生物多樣性的框架為導向,期望能與國際上如 GEO-BON (全球觀測群生物多樣性觀測網,Global Earth Observation: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 及 AP-BON (亞太生物多樣性觀測網,Asia-Pacific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 等國際接軌,因此予以命名。
TaiBON 所傳達的精神不在於「生態的現況到底有多糟」,而是當人類必需仰賴自然資源時,該如何降低我們對地球生態的影響,進而支持人類未來的生存。並透過指標系統來了解生態現況,促使永續發展策略有效率的進行。同時透過公民教育來傳達生態教育的理念,以建立國人共識並協助政府的決策。
三、外來入侵種防範
因應全球貿易自由化及便捷化趨勢,針對農林漁牧相關簽審案件,農業部(農委會)民國97年建置簽審通關共同作業平台,包括野生動植物及其產製品簽審業務,持續依現況調整內建高風險、風險未明、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條公告保育類、華盛頓公約物種及較低風險審查名單資料庫,依需求補強並擴充簽審通關共同作業平台之結構、內容與效能,以利強化對危險性、高入侵性或與其他影響本土物種存續物種之管理機制。
農業部(農委會)更自民國100年通過外來入侵種管理行動計畫,確立了各所屬機關的業務分工,各機關分別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動物保護法、植物防疫檢疫法、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漁業法等相關法規,進行外來入侵種之輸出入及移除、防治等管理措施,經過幾年的實務操作,目前各機關都能依據權責分工妥處外來種事務並進行各法規之補強(如102年8月9日由國貿局依據貿易法公告高風險入侵性外來種約500 種、104年2月24日修正野生動物活體及產製品輸出入審核要點)。
外來入侵種防治之分工,永續發展司負責彙整業務,動物部分,家畜、家禽由畜牧司主管;寵物由動物保護司主管,野生、人工飼養繁殖之外來動物及昆蟲由林業保育署主管;植物部分,農園藝作物由農糧署主管,林木、雜草、林業用微生物及野生植物由林業保育署主管,飼料作物由畜牧司主管;水生動植物之魚、貝、藻及甲殼類則由漁業署主管;動物疫病病原及植物有害生物之動物傳染病及植物病蟲害則由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主管。透過農業部所屬機關業務分工及職掌法規,由行政機關負責入侵種生物之進口管制、監測、風險評估、影響評估機制、防除及建立清單;各試驗改良場所中心負責影響評估及監測機制、防除方法研究及清單建議、協助入侵種生物之防除及教育宣導工作,投入充分資源預防或控制外來物種入侵。
林業保育署每年補助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生物多樣性保育及入侵種管理」計畫,移除目標有綠水龍、斑腿樹蛙、黑頭織鵲、沙氏變色蜥、綠鬣蜥、斑馬鳩、藍孔雀、環頸雉等。同時持續於國有林班地及補助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執行小花蔓澤蘭、銀膠菊等防治,並於恆春半島、澎湖等地區執行移除銀合歡復育造林工作。在政府有限經費與人力下,將資源做最有效度之利用,期將外來入侵種控制於限定範圍內。
四、架構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深化里山倡議
台灣各類型保護區域約占國土陸域面積19%,而森林生態系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生態系,更以14個不同型態的自然保護區串聯起由北到南的「中央山脈保育廊道」,受到完善的保護。然而在保育廊道外通稱里山[2]的淺山、平原區域,生存著許多里山動物,例如石虎、草鴞等,受到環境開發利用的影響,被迫侷限在破碎化的棲地,族群之間產生隔離,更缺乏安全穩定的食物來源,不利繁衍,甚至逐漸絕跡。
由於淺山與平原土地多屬私有土地,依法劃設保護區的可行性很低,因此林業保育署(林務局)藉由國際發展「里山倡議[3]」,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概念,自民國107年起規劃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邀集相關公部門、學術和試驗研究機構、社區和民間團體等實務工作者,及相關組織、綠色企業等參與,由政府與民間協力,從中央山脈森林一路向沿海擴散,串聯東西向河川、綠帶,連結山脈至海岸,以推動生態造林、里山倡議及生態旅遊等方式,結合現有的自然保護區域,由點到線、面,編織「森、里、川、海」的生態廊道,不但提供野生動植物安全的生存環境,更成為周邊居民發展友善環境耕作農業的後盾,活用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海景,保全生物與文化多樣性。
五、生物多樣性教育及推廣
《生物多樣性公約》將每年的5月22日為訂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並公布該年度主題,希望締約方的各級政府及民間單位都能在這一天(或選擇一天)舉辦各式活動來提醒大家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林業保育署為中央林業主管機關,經營天然林,掌管國有林事業區,同時為中央自然保育主管機關,肩負維護生物多樣性之責任,長期響應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串聯轄屬各分署及各縣(市)政府,每年定期在全台灣各地辦理522生物多樣性系列活動,包括展覽、講座等,並公告歡迎全國民眾參與,從生活中瞭解可以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選擇與行動。
在公部門保育政策執行上,每年定期舉辦2梯次「行政人員生物多樣性推動工作研習班」,以增進中央部會及地方政府相關業務承辦人員對於「永續發展」及「生物多樣性」觀念之瞭解。對於關心環境議題的民眾,林業保育署與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合作取得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授權,將「野生新視界」轉化成為適合我國之教材,自2003年起,每年定期舉辦2梯次「全國生物多樣性教育培訓班」,培訓學員成為生物多樣性種子教師,於自身環境周遭分享並推廣生物多樣性保育的重要性。
*107年4月28日起海洋委員會及所屬機關(構)正式成立,承接辦理海洋保育事務,是以鯨豚及海龜保育之中央主管機關業務已移交其承接辦理。
[1]生命大百科(EOL):由國際著名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E. O. Wilson)所倡導的國際合作計畫,目的為將全球180萬個生物物種,採一物種一網頁,佐以豐富的圖片和影音,詳實描述它們的棲身環境及生活習性,並經由專家鑑定發佈。生命大百科(EOL)網站於2008正式公開,為國際間實用及受歡迎的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2]里山:源自日文satoyama,日本傳統的農村地景包含多樣的農村環境,例如耕地、果園、稻田、灌溉用的池塘和溝渠,里山地景正是由里山和這些環境所組成的複合式農村生態系。
[3]里山倡議:以世界上類似日本里山地景的複合式農村生態系為對象,它是因人類的生活方式與大自然長時間的交互作用所形成。倡議的願景「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謀求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
瀏覽人次:53842
最後更新日期: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