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瀕危動物保育行動

:::

野生動物保育法及中央山脈保育廊道

野生生物是生態系統的基本組成之一,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與陽光、空氣、水和土壤一起形成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平衡地球環境及氣候。臺灣土地面積僅有3萬6千平方公里,但因擁有特殊地景及豐富的生態系,孕育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充滿多樣性物種的生物寶庫。但近百年以來,人口快速增加、經濟高度發展,過去曾經廣泛分布的歐亞水獺、石虎、山麻雀、食蛇龜、赤腹游蛇等動物演變成侷限分布在少數區域,原本就珍稀罕見的寬尾鳳蝶、珠光鳳蝶等動物則更難發現。讓這些動物族群減少或活動受限的原因,主要來自棲息地喪失、環境污染、出於商業目的過度獵捕、外來入侵種等因素,嚴重威脅生存。

為維護生物多樣性,防止及減緩野生動物快速喪失,我國於1989年制定野生動物保育法,管制野生動物獵捕、宰殺、買賣、陳列、展示、持有、輸入、輸出或飼養、繁殖等各項人為利用野生動物的行為。並為了保護生態環境,依各項生態區位保育法規,如國家公園法、文化資產保存法、森林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劃設各類型自然保護區域達全臺陸域面積19.2%,多數位處中央山脈地區由北到南的中高海拔高山林地,加上其周邊國有林事業區,共達陸域面積的42.5%,形成中央山脈保育廊道,確實保護了臺灣山林珍貴的自然資源及生物多樣性,讓許多野生物受益並逐漸回復族群。

但仍有許多野生物生活在保護區及國有林事業區之外,海拔1,000公尺以下農田生態系為主的淺山丘陵、平原到海岸地區,同樣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更是我國55%保育類野生動物與64%臺灣植物紅皮書物種的棲息生育地。這些區域與人類活動區域高度重疊,且以私有地為主,難以劃設保護區保育野生物。隨著因農業與產業環境的轉變,產生農地休廢棄耕、慣行農法造就化學藥劑過量使用等現象,逐漸喪失原有耕作功能,許多農田轉為都市或其他產業用地,甚或是道路開發興建及不當水岸水工構造物設置,讓野生動物棲地破碎與生態環境劣化,更加速生物多樣性之環境急速喪失。故2017年起林務局著手規劃「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畫,跨出保護區與國有林,從農田棲地保全出發,以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為願景,聯合各部會、地方機關及民間組織,在兼顧「社會/生產/生態」永續發展下,藉由推動友善生產、建置動物通道等,串聯森、川、里、海形成生態廊道,在人類經濟生產需求中,尋找出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共榮策略。
 

瀕危物種保育行動計畫及保育工作平臺

同年5月,農業部(2023年8月改制前農委會)針對各種瀕臨絕種野生動物,依急迫性、優先性分類,擬定客觀確實之保育計畫,並訂定後續中長程復育計畫。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改制前林務局)與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改制前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經多次研商討論,針對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臺灣野生動物紅皮書名錄國家極度瀕危(NCR)類別及其他受脅物種,包括臺灣狐蝠、歐亞水獺、臺灣黑熊、石虎、臺灣穿山甲、熊鷹、草鴞、山麻雀、豎琴蛙、臺灣山椒魚、觀霧山椒魚、南湖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金絲蛇、赤腹游蛇(2024年新增)、食蛇龜、柴棺龜、巴氏銀鮈、飯島氏銀鮈、大紫蛺蝶、寬尾鳳蝶及珠光鳳蝶等23種物種(表一),作為優先進行保育行動計畫之野生動物。

2018年在行政院的支持下正式啟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中長程計畫,盤點敏感區位及瀕危物種分布熱點,進行棲地的連結縫補及環境營造,並將瀕危物種保育行動策略列為工作項目之一。最新一期的主要工作項目如下:

  1. 重要野生動物滅絕風險與保育優先性定期評估。
  2. 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育行動計畫定期檢討。
  3. 瀕危野生動物保育計畫推動。
  4. 擬定與推動生態高風險地區生態保育對策。
  5. 高風險瀕危野生動植物域外保育救援系統。
  6. 高風險棲地與瀕危物種生態服務給付規劃與生態技術支持。
瀕危動物保育行動依據上述策略與目標,透過分析瀕危動物受脅原因,與專家學者及權益關係人共同討論策略,擬定各瀕危動物保育行動計畫,建立各物種保育工作平臺,強化機關聯繫,藉由保育行動計畫為基礎確立政府機關間分工權責,配合入侵種管理、野生動物貿易管理、社區及原住民協力、教育及推廣,並結合2021年啟動的綠色保育標章、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等政策,持續與各機關合作推動我國物種保育,達成避免物種喪失,進而恢復重要生物族群的目標。
 

未來展望
 

政府施政透明、提升民眾參與公共政策議題,是我國政府推動政策的趨勢。在地民眾的支持是保育工作最大的助力,為使民眾更能了解我國瀕危動物現況、族群趨勢與滅絕風險,後續如何脫離瀕危威脅的策略,以及政府機關積極推動保育工作成果,透過本站介紹我國各瀕危物種之族群現況、威脅因子、保育策略、行動規劃與成果等相關資訊,提升民眾支持度,讓全民共同參與各機關合作推動保育工作。

瀕危動物保育行動雖然目前僅以23種動物為優先行動對象,但是這些物種具備臺灣獨特的生態與保育價值,大多數屬生態系統的指標性物種或扮演重要的生態功能角色,落實相關保育行動,可擴大生態保育效益,兼顧保護其他共域生物。雖然短期內無法立竿見影,但已可觀察到部分瀕危物種在威脅減少下,於族群監測成果顯示數量逐步回升。未來將持續落實執行個案可行之因應行動,同時藉由族群調查與監測,以及相關資訊的統合,檢視保育行動的成效,展開適應性的管理與修正,各項保育行動也必須著重權益關係人與團體的溝通與合作,透過計畫執行結果的公開與各類教育宣導,期望能引入更多部門、團體與人民支持,並共同維護我國的生物多樣性,朝向瀕危動物完全脫離滅絕風險之目標前進。
 

表一、保育行動計畫動物名單

 
類群 動物名稱
哺乳類(陸域) 石虎、歐亞水獺、臺灣黑熊、臺灣狐蝠、臺灣穿山甲
鳥類 熊鷹、草鴞、山麻雀
兩棲爬行類 豎琴蛙、臺灣山椒魚、觀霧山椒魚、南湖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金絲蛇、赤腹游蛇、食蛇龜、柴棺龜
淡水魚類 巴氏銀鮈、飯島氏銀鮈
昆蟲類 大紫蛺蝶、寬尾鳳蝶、珠光鳳蝶
瀏覽人次:10251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