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山雀

行動策略

:::
國土生態綠網藍圖的指認與建置,為計畫能夠被實踐的第一步,透過盤整歷年生態調查與資料庫的動植物資料,套疊各類群動物多樣性熱點、瀕危物種實際分布、里山地景、土地利用等圖層,指認出生物多樣性熱點與優先保育地區。依據2020年國土生態綠網藍圖盤整成果,將全台分為8個綠網分區(本島7區、離島1區),共指認了44處綠網關注區域,每個關注區域均盤點重要生態系、議題及關注物種等資料,才能依不同地域特性擬訂保育對策,讓資源投注可以對焦,而這些資料也都會充分公開,提供行動計畫實務上的指引。
七大行動策略如下:
國土生態綠網七大行動策略
國土生態綠網分區規劃

(一) 建全國土生態綠網藍圖

完善建置現階段已指認之8個綠網分區及44處關注區域資訊,發展區域綠網藍圖,包括關注議題、棲地、物種等資料之深化,並強調空間區位之連結;系統性追蹤與評估計畫對於改善生態物種保育、生物多樣性、生態棲地與生態環境之效能;強化開放圖台建置與維運工作,促進工程單位及其他公私部門之使用;深化不同專業、單位與空間的跨域合作,整合農業部各單位的技術資源,並與交通、水利、內政、國有土地、公共工程等跨部會機關建立合作機制,開啟公部門、縣市政府與民間的綠網協力平台。
 

(二) 生態植被復育與入侵種移除

執行全台平地至淺山間綠網生態關注區域河川兩岸及農田溝渠岸邊土地、內陸避風老化林木海岸林、珍稀植物復育等工作;栽植原生樹種營造多樣化複層植栽廊道,並針對入侵外來種植物辦理移除,建構適宜野生生物棲地環境。
 

(三) 生態廊道串連與動物通道建置

針對綠網藍圖評估之高風險、低韌性生態環境地區,借鏡國際之「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提出對應之保育和復育策略,例如配合周邊地景分析與路殺資料,在高風險路段設置動物通道、溪流與河川友善工程與護溪、農田灌排友善設施等。
 

(四) 高風險地區與瀕危物種保育

推動高風險地區與瀕危物種保育對策,對應22種瀕危物種辦理物種永續之威脅因子分析,建立族群數量止跌回升之策略方法並落實;推動野生動物救傷、受脅植物復育場域營造建置、生態服務給付案例操作與輔導等工作。
 

(五) 友善生產環境之營造

擬訂臺灣鄉村社區「社會-生態-生產地景與海景」保全、維護與活用策略、發展並推廣綠色保育標章認證制度,於里山、里海場域輔導友善農、漁業生產案例,並連結有機及友善耕作農地,整合執行成果與惠益。
 

(六) 里山倡議與地景保育推動

推動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Taiwan Partnership for the Satoyama Initiative, TPSI)與地質公園網絡,結合在地社區與農民更有系統的保全關注區域內的「社會-生產-生態」地景,發展保全活用對策和在地行動方案;積極參與國際型研討及成果發表,提升我國生態保育事務之國際能見度及貢獻。
 

(七) 公眾參與及國土生態綠網環境教育推廣

推動綠網關注區域內林區之公私協力,進行環境營造及維護,發展環境教育等工作;整合在地文化特色,融入不同地區之生態資源,促進地方產業經濟與綠色產業發展,並配合進行里山及綠網成果推廣,爭取大眾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之支持。

 
    瀏覽人次:8679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