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資料
成立時間 |
民國80年05月24日
澎湖縣政府(80)澎府農漁字第21442號公告 |
修正時間 |
民國86年04月23日(86)澎府農漁字第22616號公告修正 |
面積(公頃) |
36.2公頃 |
地理位置(範圍) |
澎湖縣大、小貓嶼全島陸域、及其緩衝區為低潮線向海延伸100公尺內之海域 |
管理機關 |
澎湖縣政府 |
主要保護對象 |
大小貓嶼生態環境及海鳥景觀資源 |
備註 |
自107年04月28日起,中央主管機關移由海洋委員會及所屬機關(構)承接辦理 |
成立緣起
澎湖群島,因面積狹小,且與陸地相隔,雖然陸棲性野生動物稀少,但海洋資源卻相當豐富。群島範圍內,無人島及礁岩性小島眾多,提供海鳥優良的棲息繁殖環境,位於澎湖縣望安鄉境內的大、小貓嶼,即為一例。陸域面積約10公頃的大、小貓嶼,由於四面皆為懸崖峭壁,人跡罕至,仍維持十分完整的自然風貌,因而成為燕鷗的最佳棲息場所。除燕鷗外,島上棲息的其他海鳥種類及數量亦多,為臺灣地區罕見的壯麗景觀。
近年來前往貓嶼觀光的遊客日益增加,加上漁民經常至島上撿拾鳥蛋,以及國軍曾將此地列為靶場,都造成島上生態環境和鳥類資源的破壞,為維護貓嶼稀有的海鳥資源,澎湖縣政府於民國80年5月將大、小貓嶼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並加以管理。
地理位置
保護區範圍包含大、小貓嶼陸地部份及其向外延伸100公尺之海域部份,總面積約36.2公頃。保護區位於望安島西南方約16公里處,為玄武岩構成的島嶼,因形狀有如大小兩隻貓趴在海上而得名。大貓嶼高約70公尺,為澎湖群島的最高處,四面為陡立的懸崖,攀登不易,只有東側有一海蝕平臺,可供賞鳥者登陸。小貓嶼位於大貓嶼東方,退潮時有一寬約10公尺的海溝相連,高約50公尺,四周崖壁陡峭,無法攀爬。
環境概述
氣溫:年平均氣溫23.4℃;每年以1月最冷,平均約16.7℃;以7月最熱,平均約28.7℃。
雨量:年雨量約950公釐左右,乾濕季分明。
海拔高度:0-70公尺。
地質特性:大、小貓嶼的岩層上層皆由較緻密的玄武岩構成,柱狀節理多呈彎曲狀;下層則由火山角礫岩組成。層間夾有較薄的多孔狀玄武岩。
貓嶼棲息的鳥類眾多,根據記錄共有22 科55 種。以玄燕鷗與白眉燕鷗最多,約佔總數的九成。出現於本區的鳥類中,玄燕鷗、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與岩鷺等7種鳥類在島上有繁殖的記錄,其餘則多為過境候鳥,包含大水薙鳥、軍艦鳥及白腹鰹鳥等罕見之鳥類。每年3月至9月為鳥類的繁殖季,繁殖高峰期時,全島的鳥類總數可達上萬隻,鳥類的種類及數量皆高於澎湖的其他島嶼,亦為臺灣地區各離島所少見。
動物資源
以下介紹本區重要鳥類之特色:
蒼燕鷗 (Sterna sumatrana)
身長30公分。嘴為黑色,前端帶有黃色;腳黑褐色,尾長有深叉。頭部從嘴基部到頭後部有一條黑紋,臉、體下與尾部為白色,背、翼為淡灰白色,有白色翼帶,且初級飛羽的第一羽為灰色。
白眉燕鷗 (Sterna anaetheta)
身長40公分,眼、嘴為黑色,頭頂與後頸黑色,過眼線黑色,上有白眉,因而得名。身上覆羽,除背、翼及尾部為暗灰褐色,其餘均為白色。
玄燕鷗 (Anous stolidus)
身長40公分。全身大部分為黑褐色,過眼線黑色,頭頂灰白色,喉部灰色。嘴黑色,腳黑色。
棲地環境
貓嶼除少數草生地外,皆為裸露的玄武岩塊,其植物相以藜科、藍雪科及禾本科植物為主。貓嶼周圍岩礁散布,海流湍急,船隻不易通過,不易受干擾,且夏季受黑潮支流、冬季受大陸沿岸流影響,成為海洋洄游生物棲息產卵場所,因此附近海域的漁業資源豐富,充份供應海鳥的食物需求。
目前面臨危機
遊客或漁民上岸撿拾鳥蛋、騷擾海鳥族群、製造環境污染及其他破壞生態環境和鳥類棲息地之行為。
土地使用現況
本區過去曾為國軍的砲擊靶場,公告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後,軍方已不再將此地作為靶場。目前大小貓嶼屬未登錄地,尚待辦理測量與登錄。島上雖無人居住,但常有漁民及遊客登島遊玩或撿拾鳥蛋、海螺等,冬季亦有漁民前往採集紫菜。
目前的管理狀況
海鳥保護區內,禁止各種騷擾海鳥及破壞生態環境之行為,並有巡護船進行巡邏取締工作。
本區保育類鳥種
※珍貴稀有
玄燕鷗 (Anous stolidus)
白眉燕鷗 (Sterna anaetheta)
小燕鷗 (Sterna albifrons)
蒼燕鷗 (Sterna sumatrana)
灰面鷲 (Butastur indicus)
其他應予保育類
紅尾伯勞 (Lanius cristatus)
瀏覽人次:11841
最後更新日期: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