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

基本資料

保護區名稱 水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面積(公頃) 339.86
範圍 國有林林田山事業區第142林班
中央主管機關 農業部
管理機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
類別 森林生態系
公告日期 90.03.13

成立緣起

[水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1]

本區位在林田山事業區142林班地,地勢陡峭,雖然附近一些平緩之坡地已遭開發成為農地,種植竹林或檳榔及果園等,但是此林班地卻因開發不易,得以保存完整豐富之原始植被,更直接的保存了在此處棲息的野生動物,成為附近棲地遭受開發壓力時野生動物的避難所。加以水璉附近的台灣海棗是目前台灣保存最大族群之地區,是以本區具有代表東部海岸地區的台灣海棗棲地之意義,所以於民國 90 年 3 月 13 日,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將本區劃設為「水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地理位置

本區位於花蓮東部的濱海公路起點-水璉附近,也就是在花蓮縣壽豐鄉境內之海岸山脈鹽寮村至水璉村之間,面積339.86公頃,範圍涵蓋整個國有林林田山事業區第 142 林班。是東部海岸山脈唯一位於北迴歸線以北的保護區。區內有海岸公路縱貫全區,在地形上,區內幾條小溪由西到東橫貫,公路由北到南經過12號到15號橋。整個林班東邊為海岸,西邊則沿突起之稜線為界,由北邊海拔409公尺之山峰向西到471公尺之山峰以至531公尺之水連尾山,向南到466公尺之山峰,順著東南緊接公路,沿南邊到水璉的北坑頭溪出海口附近,全區海拔相差頗大,因此本區在靠近海邊常形成崩塌地。

環境概述

[水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2]

本區之地質屬沉積的礫岩,在分層上屬於海岸山脈大港口層礫岩,這一層分布於海岸山脈北段的富田、水璉一帶,在外觀上呈厚層狀不定形體,其可廣達數十平方公里,厚可至五百餘公尺。並可見頁岩與礫岩彼此穿插,有如犬牙相錯;沿礫岩之走向,常可看見礫岩逐漸由粗變細,成為砂岩或砂岩頁岩之互層,礫石直徑多在10至20公分之間,大者可至4公尺,形狀多呈圓滑。

142林班依附近花蓮之測站資料來推估,在氣候上平均溫度為22.8℃,其中以6、7、8月溫度最高,12、1、2月溫度最低;年雨量為2195.5mm,其中6、7、8月雨量最多,11、12、1月雨量最少,在142林班中可依地形之屏障分成內陸區與近海區,內陸區由於河川切割,因此多峽谷地形,近海區則受風強,許多地區形成崩塌地。

地形風貌上,具有相當獨特性;由於在短距離範圍內,海拔急速由海平面上升至最高點,標高 531 公尺的水連尾山,因此植群的梯度變化十分明顯,加上河川的切割及強風的侵蝕作用,更造成許多峽谷與崩塌地形, 野生動植物眾多,其中最特殊的是孕育了台灣獨特且罕見的「台灣海棗」植群。

生物資源

[水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3]

植物資源經初步調查共計有 102 科 370 種,其中包括有 7 種稀有植物。植物社會經降趨對應分析及雙向列表比較法分析,可區分成七個植物社會,分別為 1. 黃藤-榕樹型; 2. 青剛櫟-月橘型; 3. 九芎-血桐型; 4. 木芙蓉-羅氏鹽膚木型; 5. 草海桐-台灣蘆竹型; 6. 馬鞍藤型; 7. 濱肛豆型。主要影響植物社會之環境梯度為海拔高度及地形位置。

至於海邊植物,水璉、蕃薯寮坑至磯崎間的牛山自然保護區,植物生態屬於熱帶雨林,主要為血桐、野桐群叢;海岸植被主要為馬鞍藤、無根藤群與林投群叢;靠山凹谷地以稜果榕、構樹、紅楠、樟樹、青鋼櫟、蓪草、咬人狗、山棕、羅氏鹽膚木、泡桐、筆筒樹、台灣桫欏、台灣海棗、莿桐等植物為主,靠近海岸則為以山林投、黃槿、五節芒、百香果、月桃為主。其中最珍貴的保護的植物是台灣海棗。

台灣海棗(Phoenix hanceana Naudin)屬棕櫚科植物,分布於台灣及中國大陸東南地區,包括香港及海南島。台灣海棗在台灣主要分布於低海拔地區,其生育地沿東部的花蓮海岸地區至南部之恆春半島及西部的高雄壽山至苗栗白沙屯及台北縣的和平島,除了台東關山地區分布於內陸外,大多分布於海岸;生育地環境除位於氣候乾燥及土壤貧瘠的內陸及西岸外,也分布於潮濕且地形陡峭的東部海岸。

動物資源方面,台大森林系袁孝維老師,於 1998-1999 年在本區調查,紀錄到 11 種兩生類, 4 種爬行類,35 種鳥類及 8 種哺乳類。其中在野生動物保育法中列名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有莫氏樹蛙、虎皮蛙、雨傘節、大冠鷲、畫眉、台灣藍鵲、黃嘴角鴞及台灣獼猴等 8 種。列名為其他應予保育類野生動物的有灰喉山椒、烏頭翁及黃胸青鶲等 3 種。

保育現況

[水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4]

利用限制依法範圍內之既有農林漁牧等開發利用行為,如未對野生動物造成重大之影響或干擾時,可維持其原有使用方式,本公告之「水璉重要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全區位於國有林班內,對民眾合法權益影響不大,是以糾紛亦少。

經由演替之推測台灣海棗所處之草海桐-台灣蘆竹型及羅氏鹽膚木-木芙蓉型仍會朝向九芎-血桐型或青剛櫟-月橘型演替,但在近海區有許多崩塌地急斜地及磽薄稜線,再加上海岸氣候之影響,林木不易生長。因此台灣海棗在該地區能自我更新,形成142林班及附近特殊的台灣海棗景觀。

水璉附近之台灣海棗較能代表東海岸地區之台灣海棗;由於近年來東海岸地區不斷有開闢公路、耕作、種植木麻黃海岸林、遊憩及城市開發等土地利用,為防範未來的開發壓力,本區之設置實屬必要。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水璉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公告函(民國89年) pdf pdf 檔案大小:29KB 下載次數:1010
瀏覽人次:9199 最後更新日期: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