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保育與資源永續最前線 全臺社區林業特優八社區出列

:::
202406/28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7日於嘉義舉辦「112年度社區林業全國特優社區頒奬典禮」,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親自頒發獎座給從209個參獎單位脫穎而出的8個特優社區,表揚其在生物多樣性保育的貢獻。獲獎社區從生態保育、山林巡守、生態旅遊、森林療癒,到林下經濟及傳統智識保存等,各自呈現豐碩成果,展現臺灣在社區前線的保育深耕與成效。

  112年度全國共有209個社區申請社區林業計畫,最後由「嘉義縣梅山鄉瑞峰社區發展協會」等8個社區獲得特優殊榮,其中苗栗縣「麻必浩部落發展協會」與「樂活通霄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更是連續兩年獲頒特優社區。「麻必浩部落發展協會」長期致力於推動泰雅黃籐編織技藝傳承及部落產業發展,在部落97歲高春輝(TaliWasaw)頭目帶領下,利用樟樹倒木復刻杵臼、織布箱等木製生活器具,賦予倒木新生命,將泰雅族文化精神體現在生活中,並透過拍攝《記憶與技藝三部曲-藤.傳承》紀錄片,展現部落族人藤編技藝文化傳承與山林連結。

  苗栗縣「樂活通霄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執行社區林業計畫5年來,以當地古步道和生態資源調查,逐步推動綠色休閒、生態旅遊,將社區多樣的人文生態環境編撰成手冊與摺頁,並延伸推動森林療癒活動,目前協會內已有5名森林療癒師,而且在社區附近規劃出森林療癒場域,期望藉由推展森林療癒體驗行程,找回人與土地的連結,讓參與民眾感受自然療癒的魔力,進而體認森林的價值。

  而在結合傳統文化與產業發展上,位在南投縣仁愛鄉的「松林社區發展協會」極力推動苧麻復育、梭織工藝與部落遊程,創立萬大流域工藝聚落品牌,開發特色圖紋商品結合體驗遊程,促進部落婦女就業及收入,確保苧麻工藝文化永續傳承。另花蓮「秀林鄉部落交流協會」是全國第一個取得國產材履歷QR CODE的社區,透過社區林業計畫成立木洄灣工作坊,幫助部落青壯年學習木工技能,推廣臺灣國產材的多元運用,112年開發各式木作杯墊、手機架、木櫃等71種商品,3年間為部落青年創造15個就業機會,帶動約150萬元經濟收入,並凸顯在地特色。

  在瀕危物種保育上,嘉義縣梅山鄉的瑞峰村是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山麻雀」的重要棲地,為減少農藥對山麻雀的影響,「瑞峰社區發展協會」逆向操作以農藥行作為社區據點,力推茶園用藥減毒減量,並培訓山麻雀保育解說員,拍攝宣導短片、改善解說設施,推廣瑞峰村特色與山麻雀保育行動。而新北市貢寮區的「龍門社區發展協會」位於國土綠網東北角溪流保育軸帶的重要節點,此區是受脅紅皮書植物海米在臺灣僅存的生育地,社區居民不但參與執行植物調查、外來種植物移除等工作,也培力居民瞭解沙丘植物,協力守護受脅植物的原生自然棲地。

  臺東縣東河鄉的「巴阿尼豐永續發展協會」,則是協助臺東分署巡守保安林、防救火與通報違法案件,並培力林下經濟養蜂的知識,活化社區發展,也舉行淨灘活動紮根民眾海洋環保意識。而屏東縣車城鄉的「後灣人文暨自然生態保育協會」除了巡護保安林外,更致力於陸蟹調查保育行動,募集空螺殼給寄居蟹換新家,並推動海鹽實作運用,重啟海鹽文化傳承。

  林業保育署署長林華慶表示,2022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決議《昆明-蒙特婁生物多樣性行動框架》,第22個行動目標明列「確保原住民和在地社區在生物多樣性相關決策制定、訴諸司法及資訊取得方面,得到充分、公平、包容、性別平等和參與,尊重他們的文化及其對土地、領地、資源和傳統知識的權利」,林業保育署藉由社區林業計畫與社區建立深厚的夥伴關係,讓社區成為臺灣林業及保育的決策夥伴,透過與社區公私協力參與森林資源管理,臺灣社區林業不但已是實踐前揭生物多樣性國際價值的先驅,也看見生態系服務價值如何具體惠益在地居民,共同促進山村及山林保育永續發展,實踐「森、川、里、海」串聯棲地的目標。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20 最後更新日期: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