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資料
公告時間 |
110年2月4日 |
面積(公頃) |
0.274 |
地理位置(範圍) |
苗栗縣後龍鎮過港段643-2、643-3地號出露層 |
主管機關 |
苗栗縣政府 |
類型 |
縣定自然紀念物 |
符合之指定基準 |
1.自然形成且獨特罕見。
2.科學、教育、美學及觀賞價值。 |
管理維護者 |
1.過港段643-3地號: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
2.過港段643-2地號: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
指定之緣由及理由
過港貝化石層出露於苗栗縣後龍鎮中和里、南港里的沿海平原地區,苗栗清海宮附近的丘陵地邊緣,為一貝類化石密集層,露頭高約10公尺,寬約20公尺,屬於更新世頭嵙山層。岩層呈東北走向,向西傾斜,岩性以砂頁岩互層、細至中粒砂岩和泥質砂岩為主,地層內部夾雜貝類化石密集層,此貝類化石皆屬於淺海相貝類群集,原先沉積於海水深度約20至50公尺處,其中以海扇貝含量最為豐富,後期因為地殼抬升作用,成為苗栗丘陵的一部分。
貝類化石密集層的成因,可能是因為過去的環境適合多種貝類及其他生物的生長,而後由於暴風作用將較淺海或附近及原地的生物殼體搬運聚集成密集層,當海底恢復平靜後,生物又開始生長,下一次的暴風來臨時,又形成新的密集層,如此不斷的循環,化石密集層便一直加厚(陳華玟,1998)。
本區地質屬於第四紀更新世頭嵙山層所構成,岩性以砂頁岩互層、細至中粒砂岩和泥質砂岩為主,其間夾有幾層貝化石密集層。貝化石大約形成於一百萬到六百萬年前。由於岩性上的差異,頭嵙山層可再細分為五段:番子寮段、大枷頭段、柳樹窩段、南窩段和虎頭崁段。其中虎頭崁段為礫岩,即所謂的火炎山礫岩,其餘四個岩段均屬於砂、頁互層,即所謂的香山砂頁岩段。
貝化石之出土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時期,因為日本人建立縱貫鐵路海線路經此地,進行隧道挖掘工程時意外發現本地地層含有大量貝類化石,包括貝殼、海膽、珊瑚、螃蟹、苔蘚蟲、介形蟲和有孔蟲等,日本官方即立碑標示之,1935年(昭和10年)台灣總督府指定保存。1955年,苗栗縣政府基於本地質環境在地質及古生物研究具有重大意義,重立石碑「過港貝化石層」,並公告為古蹟,依法保存,禁止人為的破壞,不得濫墾,以供學術界研究(黃鼎松,1998;苗栗縣政府,2016)。
過港貝化石層出露的貝化石種類多達135種,種類豐富程度在台灣名列第五名,前四位的化石出露處都位於南部地區,可謂台灣中、北部地區出露貝化石種類最豐富的地區。區域內除了有貝類化石外,還有海膽、藤壺、單體珊瑚、螃蟹及有孔蟲等化石(胡忠恆,1991)。
經苗栗縣政府委外調查整理發現,本區貝化石除了種類豐富外,海扇的種類及數量在頭嵙山層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馬鞍山泥岩層的錐螺動物群、四溝層的魁蛤動物群及通霄層的海扇動物群(胡忠恆,1991)。其中,長沼長形海扇僅出現於本縣內,苗栗掌形海扇更是區域特有種化石(黃昌彥,2002)。由此可見,本地貝化石層不僅化石數量和種類豐富,同時也具有特有性和稀少性,具有研究與保育價值。
地理位置
過港貝化石層自西元1935年便被日本政府依據《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指定為天然紀念物。中央地質調查所於2005年依據《地質法》公告過港貝化石層為地質敏感區,地質敏感區的邊界大致依現有道路及人工建物邊緣劃設,並在靠近地籍邊界處約略沿宗地邊界編修。
過港貝自然紀念物劃定參考地質敏感區,選定貝類化石最密集出露的地區、化石層的延伸區域,及舊海線隧道口旁出露區域為劃定範圍。共分為兩區,包含列冊追蹤I區之出露層(過港段643-3地號,屬林業保育署土地),及列冊追蹤II區中,過港隧道旁紀念碑後出露區域(過港段643-2地號,屬鐵路局土地),共同指定為縣定自然紀念物,總劃設面積約0.27公頃。
自然紀念物I區(貝化石主要出露剖面),總面積2663平方公尺
自然紀念物 II 區(過港隧道旁紀念碑及出露剖面),總面積77平方公尺
環境特質與資源現況
過港貝化石層位於苗栗縣後龍鎮南港里海線鐵路白沙屯與龍港車站之間,具有深厚的貝類化石密集層。露頭高約10 公尺,寬約20 公尺,岩性以棕黃色砂岩為主,中間夾一層約2 公尺厚的灰色細粒砂岩層,地層位態N16°E/38°W,化石主要出露在灰色細粒砂岩層中,並延續至上下部的棕黃色砂岩,化石約略成層排列,種類以海扇蛤(Pecten)為主,另外現地尚可辨識出軟體動物的錦海扇蛤(Chlamys)、船蛤(Anadara)、魁蛤(Arca)、真厚蛤(Eucrassatella)、織紋螺(Nassarius)、粗糙螺(Niotha)、赤蛙螺(Bursa)、錐螺(Turritella)、骨螺(Murex)等,以及棘皮動物海膽綱的奇異掘海錢(Scaphechinus mirabilis)與刻肋海膽(Temnopleurus)。在露頭的稍東北側山頭,亦有發現化石出露,但密集度較低。
過港剖面的海扇蛤化石層近觀,主要的種類為長沼掌形海扇(Pecten naganumanus)(資料來源:中央地質調查所 2015)
餘請見附件評估報告書。
瀏覽人次:5636
最後更新日期: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