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

:::

基本資料

成立時間 臺東縣政府 87.12.04 府農林字第87133002號公告
修正時間 臺東縣政府 111.11.02 府農林字第1110237521號公告修正
臺東縣政府 114.11.06 府農林字第1140244363B號公告修正共同管制事項
面積(公頃) 335.92公頃
地理位置(範圍 臺東縣海端鄉卑南溪上游新武呂溪初來橋起,至支流大崙溪的拉庫拉庫溫泉,另一支流霧鹿溪的利稻橋,以及另一支流武拉庫散溪5.5公里處
管理機關 臺東縣政府
主要保護對象 溪流魚類及其棲息環境

 

新武呂溪發源於中央山脈的深處,自三叉山、向陽山至關山一帶東稜向下匯流,主要支流包括大崙溪、霧鹿溪和武拉庫散溪。1955 年起進行魚類生態調查,發現溪中特有種的高身白甲魚(又名:高身鯝魚、鮸仔、高身鏟頜魚)與珍貴稀有的臺東間爬岩鰍的數量甚為豐富。為積極維護新武呂溪的魚類資源,並提供溪流生態研究、教育及達到永續利用的目標,臺東縣政府於 1998 年 12 月依野生動物保育法之相關規定,成立魚類保護區。

這美麗的結果係受楠梓仙溪封溪護魚的影響,同為布農族郡社群的海端鄉居民也從 1994 年陸續發起新武呂溪護魚運動,並成立巡守隊,巡護的成效頗受好評,這些成功的案例
也帶動了溪流復育、封溪護魚的保育行動。

新武呂溪水質清澈,下游便是豐饒的沖積平原,造就池上魚米之鄉的聲譽。因其支流大崙溪與武拉庫散溪的集水區多為原始森林狀態,水質清澈,溪流石塊上的細微底藻與蜉蝣、石蠅、石蛾等水棲昆蟲生長良好,可提供魚類豐富的食物來源,因此新武呂溪魚類資源豐富。

高身白甲魚為臺灣特有的淡水魚類,分佈於臺灣東部和南部、水流湍急的上游溪流水域。由於新武呂溪和楠梓仙溪相繼進行封溪護漁及劃設保育區,喚醒民眾對魚類保育的重視,原屬保育類魚種的高身白甲魚,無論在臺灣東部或南部的溪流,野外族群已明顯大量復甦,所以在 2009 年正式自保育類名錄移出。

保護區內的緩衝區因鄰近南橫公路,遭受道路切割,造成地質破碎與棲地切割,加以近年來風災對於河道與棲地的改變,如何維護溪流魚類棲地以及生物資源,是目前經營管理上需要持續關注的課題。


其餘資料請見保育計畫內容。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附件下載
檔案名稱 格式
臺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共同管制事項修訂公告(114年11月6日) pdf pdf 檔案大小:565KB 下載次數:15
臺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保育計畫(114年10月版) pdf pdf 檔案大小:7104KB 下載次數:7
臺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修正公告(111年11月2日) pdf pdf 檔案大小:9108KB 下載次數:470
臺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修正公告附件(111年11月2日) pdf pdf 檔案大小:5665KB 下載次數:1251
臺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保育計畫(111年11月版) pdf pdf 檔案大小:5068KB 下載次數:220
臺東縣海端鄉新武呂溪魚類保護區公告(87年12月4日) pdf pdf 檔案大小:93KB 下載次數:719
瀏覽人次:13865 最後更新日期: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