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推動里山倡議的發展概況
臺灣自2010年底引進里山倡議概念和作法,受到各界重視。特別以林業保育署為首,在政策研究和實務推動計畫上給予支持,奠定里山倡議在臺灣發展的基礎。目前,臺灣各地符合里山倡議精神、從事「社會-生態-生產地景」保全活用的相關案例愈來愈多,至少包括: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以里山倡議為主題,與台北大學、屏東科技大學、東華大學及相關民間社團合作,協助下列地區推動水梯田濕地生態復育、社區林業及相關計畫:生態工法基金會於新北市金山區八煙聚落,協助休耕的水梯田進行生態友善復耕並促進在地產業復甦;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於新北市貢寮區,協助推動水梯田環境友善復耕、監測生態復育效益並發展體驗產業;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的觀光產業發展協會從事地景藝術創作、水田生態友善復耕和原住民產業發展;觀樹教育基金會於雲林口湖鄉成龍濕地,以生態補償、國際環境藝術節等方式,協助里海濕地的復育、永續漁業和環境教育;屏東大學在屏東霧台鄉協助阿禮部落發展里山倡議為主題的生態旅遊產業;東華大學在花蓮富里鄉豐南村協助社區發展融入里山倡議目標的阿美族少年解說員培訓課程。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各地方政府文化局
文化資產保存法在2005年大幅修正後,增訂了「文化景觀」新項目,類別包括「農林漁牧景觀」,可說是與里山倡議相關的法規。依據2014年8月的統計,各地方政府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和公告的文化景觀共計有46處,其中有5處登錄地與里山倡議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有關,包括澎湖七美雙心石滬、澎湖吉貝石滬群、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吉哈拉艾、蘭嶼鄉朗島部落傳統領域以及池上萬安老田區等文化景觀地。這5處「類里山、里海地景」的文化景觀,係各地特定文化族群的常民,為了生活和生計,與大自然環境長期互動而產生的地景和海景,符合里山倡議的以人地和諧共生為目標的新農業景觀。
內政部營建署各國家公園管理處
營建署如台江國家公園的黑面琵鷺覓食區,推廣傳統淺坪式虱目魚養殖,促進對黑面琵鷺友善的生態魚塭經營;太魯閣國家公園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在西寶農場推廣有機耕作,逐步促進中橫沿線高山農業的轉型;陽明山國家公園開始針對周邊十八份等聚落的水圳和梯田農業文化景觀,進行保育和永續經營策略研究;玉山國家公園南安部落有機水田推廣;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成立里山學校等。
學術研究和農業試驗及推廣單位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在坪林推廣環境友善農法的「臺灣藍鵲茶」系列茶品;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除推廣有機稻米種植和認證,並在花蓮富里鄉進行以無脊椎動物作為水稻田農業生物多樣性指標的先驅性研究,另在花蓮原鄉部落協助推動環境友善農業,以及在宜蘭三星鄉行健有機村發展有機「魚茭共生」栽培模式。
民間團體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與林業保育署合作推廣「綠色保育標章」及「綠色保育農產品」;觀樹教育基金會於苗栗苑裡淺山丘陵區成立「裡山塾」,推動食農教育和里山體驗活動;花蓮瑞穗鄉富興生態農場與在地農民、工作假期志工、東華大學、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台糖公司及相關民間組織合作,創立「與環鵛雉和諧共生」為目標經營的生態農場實驗地。
其它
國內各地操作生態友善農法以從事農、林、漁、牧等兼顧產業、生態和社會效益之案例尚多,亦符合里山倡議的精神和作法,惟有待調查和整理。
臺灣推動里山倡議的問題分析
臺灣推動里山倡議的問題面,可分下列四方面檢討:
必須有整體性政策和策略規劃
雖然,里山倡議概念引進臺灣後受到政府和民間爭相仿效,各地報導符合里山倡議精神的相關案例也似乎愈來愈多,但是相較於廣大的農業生產環境仍為慣行農法之化肥、農藥和除草劑所污染。據統計,有機農法之推廣面積僅占耕地1%,其它生態友善農法之面積更有限,臺灣現有里山倡議之案例可能只如暗夜中的星光。如何在臺灣鄉村地區推廣生態友善農法以增進農業生產環境的「三生」效益,需要在制度面上有整合性的創新作為。
再則,目前國內除林業保育署最早倡導或支持里山倡議,然仍有其他單位包括國家公園、文化資產局和部分縣市文化局、農業試驗研究和推廣單位、民間保育團體和社區組織等共同努力。近年間僅有林業保育署在國內召開全國性或國際性里山倡議相關會議,提供階段性訊息的宣傳和交流機會,各單位則在自身轄管或業務範圍內自行摸索操作,缺乏群策群力的問題溝通和知識交流平台,也尚未有公部門承担全國性倡導者角色。林業保育署過去數年推動的水梯田濕地生態復育相關示範計畫,雖具宣導成效,仍需要全面性和整合性的推動政策和策略。
需強化學術研究和實務經驗之知識性分析與交流
里山倡議概念引進臺灣後,就如永續發展、生態旅遊等概念名詞,大部分人容易就字面上簡單理解後,就做出不同的解讀和詮譯,造成共識面和行動面的分歧。里山倡議引入臺灣近四年,雖已有一些就國際里山倡議的核心概念、價值、目標、推動架構和案例等的研究報告、論文和科普文章,然而對國際里山倡議之緣起背景脈絡、運作機制、先端發展議題以及國際範例內容之分析仍不夠深入,因此在所謂學習和借鏡國際里山倡議的精髓和作法上,報導面相及深度上稍嫌不足;此外,雖說臺灣有不少符合里山倡議精神之案例,但該等案例較缺乏學術研究方面的綜合性調查、分類和分析,及實務工作者之間的知識、經驗方面的交流和討論。因此,臺灣目前急需要建立本土之里山倡議論述與實踐架構。
需建立能力培育機制
里山倡議需要實務工作者的實踐為先鋒,也需要公眾支持為後盾。因此,對實務工作者的能力培育是極優先的重要工作,目前雖已有若干公部門支持製作或民間參與報導之公眾宣傳性質媒體,讓公眾初步瞭解里山倡議的目標和作法。但是,目前臺灣本土案例中,既有的實務工作者各自摸索可行之道;有興趣加入的新實務工作者則不得其門而入。因此有必要針對實務工作者進行里山倡議相關的能力培訓課程、工作坊等活動,讓想參與之夥伴,能共同加入實踐里山倡議的行列。
需建構臺灣以里山倡議完整架構引導的實踐案例
臺灣雖說有不少符合里山倡議精神之案例,但目前仍還未有以國際里山倡議完整架構引導的實踐案例,同時這類案例之詳細規劃、執行過程、經營管理架構和實施成效等分析性報導也較少。因此,目前的本土里山倡議案例,大多是成果性的展現和解說,不利國內外其他地區實務工作者的借鏡和參考,因此有必要藉由國際里山倡議所發展出來的架構為共同語言,蒐集臺灣本土完整實踐案例,以能與國際接軌,相互學習。
瀏覽人次:5297
最後更新日期: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