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腹山雀

IPSI相關活動

:::

IPSI運作架構(Operational Framework)的五個工作面向(Five Perspectives)

依據2010年《里山倡議巴黎宣言》,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的相關活動可以分為兩個目標下的五個工作面向圖(圖1):

一.增進對社會-生態-生產地景重要性的瞭解,包含下列三個工作領域:

  1. 知識促進(knowledge facilitation):通過收集、分析和比較個案研究,交流各國經驗和教訓,並將這些知識運用於能力培育工作中。
  2. 政策研究(policy research):主題包括促進生態系統穩定的服務、在傳統生態知識體系和現代科學之間建立橋樑、探索「新共用(new common)」或協同經營的新途徑、維護或復育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整合相關政策等。
  3. 指標研究(indicator research):探討人類福址和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回復力之間的關聯性,發展可衡量的指標。

二.維護和重建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包含下列兩個工作領域:

  1. 能力培育(capacity building):通過教育普及、資訊傳播以及各類培訓活動來增進對里山倡議的瞭解和推行能力。
  2. 實地活動(on-the-ground activities):針對上述四個領域,透過各會員組織的個別計畫(即個案研究, case studies)或會員組織間的合作計畫(collaborative activities),從事里山倡議的研究和實務的相關行動。據2013年9月統計,IPSI執行委員會核備了29項合作計畫。
圖1 IPSI推動架構的五個領域
【圖1 IPSI推動架構的五個領域(UNU-IAS, 2014)】

IPSI全球會議(Global Conference):會員大會(Assembly)和公共論壇(Public Forum)

IPSI的定期全球會議的兩項功能是會員大會和公共論壇。會員大會由IPSI會員組織的代表參與,目的是檢視IPSI整體活動並就制度運作做決策。會員大會聽取執行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執告,並就必要事項進行集體決策。
IPSI公共論壇開放給會員和非會員參加,目的有二:1)強化IPSI會員之間的合作和協調,以及里山倡議與其他相關計畫的合作和協調;2)增進社會-生態-生產地景的瞭解並提昇公眾覺知。
 

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IPSI會員的案例研究以及其他有關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成功案例的知識和訊息的蒐集和分享,有助於瞭解社會-生態-生產地景的重要性並促進其保全活用。
瀏覽人次:2148 最後更新日期: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