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島氏銀鮈

:::
物種學名:
Squalidus iijimae
分類:
鯉形目Cypriniformes 鯉科Cyprinidae
臺灣紅皮書名錄評估受脅類別:
資料缺乏 (Data Deficient, DD) 2017
IUCN紅皮書名錄評估受脅類別:
未評估 (Not Evaluated, NE) 2016
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育等級:
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族群趨勢:
未知
外部資源:
照片:
楊正雄攝
物種分布

最早的採集紀錄為1916年在頭前溪,過去曾有文獻資料提到北部淡水河及中部南投亦有分布,該二族群後來分別被重新界定為銀鮈及巴氏銀鮈。檢視頭前溪與後龍溪流域歷年調查的生態資料,少有本種魚類的回報或發現紀錄。

2018至2019年啟動飯島氏銀鮈在後龍溪族群分布現況調查,結果顯示現生之族群分布苗栗縣區域範圍內,包含頭屋、公館、獅潭、大湖等的支流中,主流中則並未發現。相較於臺灣其他淡水魚類的分布範圍顯得十分侷限。

2018-2021年飯島氏銀鮈分布紀錄圖
環境與棲地

從後龍溪流域來看,分布皆在支流中,沿途地景與土地利用類型十分多樣化,多為農田、旱地、水圳或是道路橋樑等各式人工設施。棲地類型包含水塘、水流停滯的溝圳,或有岸邊水生植物的緩流。

喜歡在接近水底處翻攪砂礫或水生植物,以藏身其間之小型水生昆蟲、蝦類或有機碎屑為食,喜好成群活動。繁殖環境與過程與多數小型溪流魚類類似,需要水生植物來黏附受精卵,並讓孵化後的仔魚有黏附、躲藏與遮蔽的場所。受精卵一旦黏附到底部石塊上,孵化率會降低。

飯島氏銀鮈喜歡有水生植物的平緩水域棲地(楊正雄攝)
飯島氏銀鮈喜歡有水生植物的平緩水域棲地(楊正雄攝)
威脅因素

最初發現地的頭前溪族群狀況始終不明,數量可能已十分稀少或是滅絕,而後龍溪族群的分布則在同一條水系之中的幾個支流,呈現不連續分布的狀況。由於僅知侷限在兩個水系之中,面臨各種環境變化或是威脅壓力時,容易受到衝擊或影響。

已知分布棲地受自然水文變化、經常性施工、周邊土地利用與垃圾污染、人為取水以及人工設施阻絕等影響,而造成濱溪植被的消失、水質造成劣化、不連續分布及分隔,導致分布棲地的整體性品質不佳。特別是枯水期容易發生水域面積縮減、垃圾淤積等狀況,導致水質惡化而影響到族群生存。

飯島氏銀鮈在後龍溪族群直到2018年才啟動全面調查,受限於調查方法,無法取得除了族群分布之外的其他資料,以及缺乏監測性質的評估計畫或資料,需要調查研究釐清族群變動的原因,進而評估受威脅程度來擬定保育策略。

飯島氏銀鮈僅知分布在頭前溪及後龍溪兩個水系中,且頭前溪族群已多年沒有紀錄,後龍溪族群則面臨各種環境變化或是威脅壓力時,容易受到衝擊或影響(楊正雄攝)
飯島氏銀鮈僅知分布在頭前溪及後龍溪兩個水系中,且頭前溪族群已多年沒有紀錄,後龍溪族群則面臨各種環境變化或是威脅壓力時,容易受到衝擊或影響(楊正雄攝)
後龍溪支流中,已知有飯島氏銀鮈分布的支流中多因河道通洪防洪需求,或沿岸堤防維護等工程,讓分布棲地周邊濱溪植被消失或導致水質劣化,需要透過與水利工程單位合作密切關注對核心族群的影響(楊正雄攝)
後龍溪支流中,已知有飯島氏銀鮈分布的支流中多因河道通洪防洪需求,或沿岸堤防維護等工程,讓分布棲地周邊濱溪植被消失或導致水質劣化,需要透過與水利工程單位合作密切關注對核心族群的影響(楊正雄攝)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瀏覽人次:2023 最後更新日期: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