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狐蝠

:::
行動成果

分析臺灣狐蝠的遺傳多樣性及與其他島嶼近親之間的關係,推算有效族群數量並評估族群的健康程度以及長期存活潛力。

建置臺灣狐蝠主要族群長期監測模式,以系統性方式進行臺灣狐蝠分布調查及主要族群監測。探討族群變動趨勢,並彙整臺灣狐蝠利用樹種清單(包含停棲、取食物種)。透過狐蝠之捕捉標放,並選擇合適個體繫掛衛星發報器將進行追蹤其動路徑及範圍,為瞭解主要族群的關聯,釐清臺灣狐蝠對棲所選擇與遷移活動模式。

系統性進行臺灣狐蝠分布調查及主要族群監測,並持續釐清臺灣狐蝠對棲所選擇與遷移活動模式
系統性進行臺灣狐蝠分布調查及主要族群監測,並持續釐清臺灣狐蝠對棲所選擇與遷移活動模式

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以下簡稱生多所)及台灣蝙蝠學會研究團隊彙整臺灣狐蝠相關文獻資料並進行3年的族群現況調查、探知影響存續因素後,參考國外針對狐蝠保育行動計畫內容架構,著手研擬臺灣狐蝠保育策略與行動計畫,且邀集相關單位與專家學者討論,共同確認臺灣狐蝠主要族群所面臨的生存威脅與影響,擬定短、中、長期保育執行目標與策略,作為臺灣狐蝠長期監測與具體保育的基礎。就龜山島、花蓮、綠島等3地之主要分布族群,目前所面臨的生存威脅與影響皆不同,相關威脅已給予對應解決或改善建議,並與當地管理機關及團體一同討論行動可行性與協調分工,階段性降低或消彌威脅因子。

2017年推動的國土生態綠色網路建置計畫,將瀕危物種的保育策略研擬與行動列入執行範疇內。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以下簡稱林業保育署)及生多所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臺灣狐蝠,自2017年起共同召開多場保育行動計畫平台會議,由專家學者及權益機關逐步研商保育行動計畫目標、策略及工作內容,確立權益機關分工與其執行後續進度追蹤;並在區域綠網的架構下,將區域性狐蝠保育議題交由林業保育署所屬的各地區分署處理,納入綠網重點推動區域平台討論,邀集在地之權益機關、單位、NGO團體、社區部落等一同集思廣益、提出改善方案並具體落實合作。透過不同平台內的交流,提升參與者對臺灣狐蝠的認同與認識,提高更多合作機會,更可整合各方資源,有效擴大臺灣狐蝠保育工作之效益。

臺灣狐蝠各地主要族群皆具不同性質,其分布所在地域之管理機關已分別就主管業務,提出棲息地管理經營策略與行動,積極維護臺灣狐蝠棲地品質,減少干擾或威脅生存的影響:

  • 龜山島及綠島蘊含多樣且獨特的生態資源,近年來,交通部觀光署將生態永續的元素和觀光結合,發展島嶼生態觀光旅遊,由所屬的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分別對所轄的龜山島及綠島,委託專業團隊執行陸域生態資源調查,完善記錄島內特色生態物種,作為推動生態旅遊及永續發展的基石。
  • 2017年推動的國土生態綠色網路建置計畫,林業保育署將綠島區域的臺灣狐蝠族群監測、生態植被復育棲地營造列為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之關注議題。臺東分署於2018-2022年委託台灣蝙蝠學會調查綠島之狐蝠分布現況,推估族群數量及密度,並進行生態造林區域之狐蝠族群重要棲地的動植物資源調查,依照調查結果擬定棲地優化策略,例如補充冬季及春季的狐蝠食物資源樹種。2019年時綠島2530號保安林曾發生森林火災,臺東分署已陸續進行新植、條播、復舊造林工作,營造狐蝠食源及復育棲地,同時監測火燒區域的生態造林後植被演替情形。

  • 臺灣狐蝠在花蓮地區持續存在一穩定族群,且為臺灣本島重要的分布區域。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於2022年規劃加強花蓮之狐蝠族群研究調查,培訓人力以同步調查方式進行花蓮市區及吉安鄉分布熱點族群調查,並協助蒐集狐蝠食渣,提供專家進行分析。

  • 近年經通報陸續發現花蓮市區校園綠地棲木有狐蝠出沒,推測校內植物種類中有狐蝠食物來源,吸引狐蝠前來覓食;2021年花蓮分署透過「花蓮生態保育綠色網絡」邀集相關權益方討論達成共識,決議優先處理棲木修樹議題,未來校園執行樹木修剪前,應洽詢花蓮分署及花蓮縣政府農業處意見,並將規劃建置「花蓮縣健康修樹交流平台」,以利後續管理;而花蓮縣政府也於2022年建立臺灣狐蝠棲木調查跟樹木修剪原則指引,提供棲地分級與建議管理,作為公私部門及民眾友善狐蝠之樹木修剪與環境維護指南。

  • 花蓮的美崙溪流域也是臺灣狐蝠重要的活動場域。然而長期整治導致所多原生植物消失,因此,花蓮縣政府執行「美崙溪水環境改善計畫」相關改善工程時,參考生態專家建議沿著河岸種植狐蝠食源植物(如桑科榕屬之稜果榕、水同木),營造友善環境。並為強化河口生態及保護海岸生物多樣性,以臺灣狐蝠與陸蟹棲地為主要保育標的,依據海岸管理法規劃劃設「美崙溪二級海岸保護區」,預計於2022年完成公告作業。

為提高臺灣狐蝠曝光度,強調狐蝠在生態系的重要性,以及降低或消彌對狐蝠的負面觀感,國內相關研究團隊已透過這幾年科學研究的發現,適時於新聞媒體發布或者在研討會發表,突顯臺灣狐蝠之研究成果及保育現況。

目前相關機關對於臺灣狐蝠3個主要族群(龜山島、綠島及花蓮地區)的棲息地經營管理方向,龜山島及綠島以棲息環境的維護為優先,並持續植生復育補充狐蝠食物資源樹種,長期監測族群現況。至於花蓮則除維持綠地、補植狐蝠利用樹種外,因近年狐蝠部分覓食、棲息範圍與人類活動區域接近,被民眾目擊與媒體報導的紀錄逐年上升。為避免過於頻繁的干擾發生,以免影響狐蝠的行為,相關單位已在當地社區或校園辦理多場環境教育或賞蝠教導等活動,傳輸與狐蝠相處的正確保育知識;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亦將規劃選定一處區域,推動人蝠共存友善示範,蒐集臺灣狐蝠對人活動之影響,並針對該區友善觀賞宣導試驗。此外,林業保育署與台灣蝙蝠學會於2022年製作友善狐蝠觀察手冊,讓觀察者與民眾得以遵循。

近二十年多來,花蓮地區持續有零星發現臺灣狐蝠之紀錄,透過在地居民、NGO團體等自發性進行族群活動監測,已發現臺灣狐蝠在花蓮市區的日棲所,更觀察到已往不曾知道的狐蝠生態資訊。為即時且廣泛性的蒐集臺灣狐蝠出現資料,生多所除研究人員定期實地調查外,於2020年起擴大以公民科學的方式,廣邀這些當地自然觀察者擔任狐蝠監測志工,並建立發現臺灣狐蝠回報機制,持續進行資料蒐集。

推動保育平台,公私協力執行狐蝠保育行動,增加合作機會,整合各方資源,有效擴大臺灣狐蝠保育工作之效益
推動保育平台,公私協力執行狐蝠保育行動,增加合作機會,整合各方資源,有效擴大臺灣狐蝠保育工作之效益
持續優化棲地品質,綠島復舊造林及花蓮美崙溪綠化工程種植狐蝠食源樹種;花蓮縣2022年規劃建立臺灣狐蝠棲木調查跟樹木修剪原則指引,避免影響蝠狐棲息
持續優化棲地品質,綠島復舊造林及花蓮美崙溪綠化工程種植狐蝠食源樹種;花蓮縣2022年規劃建立臺灣狐蝠棲木調查跟樹木修剪原則指引,避免影響蝠狐棲息
近年相關研究成果報告

完成年度

研究計畫名稱

主辦機關

執行單位

2018

龜山島狐蝠族群的保育地位評估

林業保育署

國立臺北大學、國立陽明大學

2019

龜山島狐蝠族群的保育地位評估(2/4)

林業保育署

國立臺北大學、國立陽明大學

2020

龜山島狐蝠族群的保育地位評估(3/4)

林業保育署

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立動物園

2021

綠島地區臺灣狐蝠分布、數量調查及其重要棲地研究(1)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

社團法人台灣蝙蝠學會

2021

龜山島狐蝠族群的保育地位評估(4/4)

林業保育署

國立臺北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2021

110年臺灣狐蝠研究與保育策略研擬案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社團法人台灣蝙蝠學會

2022

綠島地區臺灣狐蝠分布、數量調查及其重要棲地研究(2/2)

林業保育署臺東分署

社團法人台灣蝙蝠學會

2022 臺灣狐蝠保育行動推廣計畫 林業保育署 社團法人台灣蝙蝠學會
2022 臺灣狐蝠的族群動態及遺傳結構(1/4) 林業保育署 國立臺北大學、臺北市立動物園

※所列之研究計畫係蒐集本署(含各地區分署)以及其他政府單位自辦、委辦或補助計畫,其成果報告內容正確性及完整性,係由主辦機關本於權責自行審查。倘對報告內容有疑義、需進一步瞭解其情形者,或者報告未公開尚無法查閱,請洽主辦機關詢問。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瀏覽人次:1481 最後更新日期: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