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成果
位於新北市石碇區翡翠水庫南岸部分範圍於2013年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所公告劃定「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以食蛇龜與柴棺龜為主要保護標的物種。保護區內有臺灣已知食蛇龜分布範圍現存最穩定的野生族群之一,由林業保育署宜蘭分署進行系統性保育巡護,並與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內政部警政署森林暨自然保育警察隊、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店分局進行每月至少一次聯合巡視,查緝不法盜獵行為,清除陷阱、吊索,以確保野生動物棲地安全。並由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於管制站進行人員進出管控及安全巡視,與宜蘭分署共同擔任區內從事活動或研究等人員進入之查驗工作。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自2014年起每年辦理區內長期調查監測,累積食蛇龜與柴棺龜族群現況與族群變動趨勢之科學數據,供調整保育經營管理策略。
為保護食蛇龜與柴棺龜棲地,除劃設「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林業保育署各地區分署及各地縣市政府於國有林地與保護區進行巡護工作時,隨時注意可疑路障、陷阱,將查緝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擅設獸鋏、套索、捕龜籠等列入重點工作項目,並自2016年起與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合作執行「查緝盜獵食蛇龜工作執行計畫」,在全國淺山地區鄉鎮加強擴大攔檢盤查及查緝工作。
花蓮淺山地區亦是食蛇龜與柴棺龜已知重要族群分布區域,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自2016年起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調查轄內食蛇龜及柴棺龜分布現況與熱點,分析族群現有與潛在威脅及其棲地利用特性,完成監測系統之建置,並擬定優先保護及規劃族群友善棲地環境之策略。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以下簡稱林業保育署)整合國內專業野生動物醫療照養團隊,委託臺北市立動物園、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以下簡稱生多所,改制前身為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中興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為經查緝扣留或救傷而移送來的保育龜類進行救援醫療、照養收容等工作。惟自2006年起國內多次查獲大量食蛇龜及柴棺龜走私事件,而分送至各收容中心照養,在有限的空間之下,需滾動檢討及改善收容動物的動物福利,避免因環境壓力大產生自發性疾病(如皰疹病毒),或者因群聚感染病毒或寄生蟲等。
近年來,各收容中心分別致力監測與控管這些收容動物疾病狀況,並為後續移地分流野放努力,與相關土地管理機關合作尋覓適合棲地,以軟性(漸進式)野放於野外相近之場域,習慣野外環境濕度、溫度及食物後,才進行野放,並持續監測野放族群追蹤、存活率與健康狀態。
整合國內專業野生動物醫療照養團隊,監測與控管收容之食蛇龜與柴棺龜疾病狀況。尋覓適合棲地,以軟性(漸進式)野放方式來移地分流野放,並持續監測野放族群追蹤、存活率與健康狀態。
林業保育署於2002年全面推動社區林業,鼓勵森林周邊的社區參與林業工作,培養巡守、監測野生動物能力,清除陷阱以保護及改善棲地,並建構社區民眾主動通報非法侵害森林資源及野生動物資源之網路,讓公部門與社區民眾形成伙伴關係,協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保護及改善食蛇龜與柴棺龜棲地;2021年實施「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保全淺山及平原具關鍵地位之森林、農田、濕地等重要生態系,以正向、實質的獎勵機制,鼓勵農友及社區針對選定物種進行農地友善、自主通報與巡護監測工作,並為保全生物多樣性而作之棲地維護、棲地營造及棲地保育,讓農地生態恢復永續循環,也確保柴棺龜及其他野生動物族群生息存續。
讓公部門與農民、社區形成伙伴關係,鼓勵友善耕作,培養巡守、監測野生動物能力,清除陷阱以保護及改善棲地,並建構非法通報網路,確保食蛇龜、柴棺龜以及其他野生動物族群生息存續。
由於2006年起陸續發生大批食蛇龜與柴棺龜野外盜獵以及走私販運案件,民眾對於食蛇龜與柴棺龜相關保育議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是臺灣原生龜類所面臨的種種威脅,仍須透過教育宣導,提升民眾對於龜類保育意識與對待野生淡水龜的正確處理方式。各級政府機關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經常以各式自然生態保育活動及新聞、社群媒體推廣龜類保育知識,並提供通報專線及管道,鼓勵民眾主動通報食蛇龜與柴棺龜非法買賣獵捕及救傷資訊。
我國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如臺北市立動物園、屏東科技大學及生多所野生動物急救站等,經常利用收容場域辦理各大專院校生物相關系所參訪與國內外保育機構團體交流活動,傳達原生龜類面臨問題與宣導保育行動作為。自2011年起生多所野生動物急救站及中興大學食蛇龜保育團隊更與宗教團體合作,在經過審慎評估下,辦理多場食蛇龜與柴棺龜野放活動,將傳統放生提升為生態護生。
林業保育署設有多座自然教育中心及生態教育館,依其設立宗旨,做為森林生態及生物多樣性的教學場所;多年來,已規劃推動符合不同對象需求之各式食蛇龜環境教育方案與活動,更透過戶外動態活動,逐步將保育教育延伸至周邊社區及學校,結合在地建立良好的伙伴關係。2019年起更透過在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設置「觸口龜類保育教育園區」,增加臺灣原生龜類收容場域,同時蒐集圈養龜類基礎生物與行為資訊,並規劃龜類生態教育教案,作為臺灣龜類保育研究與生態教育的平臺,提供國內外大專院校或相關單位研究人員參訪、研究與實習之場域。
近年相關研究成果報告
完成年度
|
研究計畫名稱
|
主辦機關
|
執行單位
|
2019
|
花蓮淺山地區食蛇龜及柴棺龜棲地利用委託辦理計畫
|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2021
|
瀕危龜類棲地營造及社區共存模式建立
|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2022 |
花蓮縣瀕危食蛇龜移地野放監測及民眾參與瀕危龜類
族群與棲地保全的監測評估計畫 |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 |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
2022 |
瀕危原生龜類移地野放與族群重建 |
林業保育署 |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
2022 |
111年食蛇龜復育族群監測與幼龜無線電追蹤 |
林業保育署 |
自然科學博物館 |
※所列之研究計畫係蒐集本署(含各地區分署)以及其他政府單位自辦、委辦或補助計畫,其成果報告內容正確性及完整性,係由主辦機關本於權責自行審查。倘對報告內容有疑義、需進一步瞭解其情形者,或者報告未公開尚無法查閱,請洽主辦機關詢問。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瀏覽人次:2026
最後更新日期: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