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鷹

:::
行動成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以下簡稱林業保育署)自2018年至2020年補助臺灣猛禽研究會利用占據模型在全臺灣分區域進行90個樣區的熊鷹族群普查,調查分布狀況並探討其分布與地景棲地間的關係;經調查結果推估全臺熊鷹族群數量約328隻。未來規劃於每4年進行一次,發展長期監測系統,定期來檢視熊鷹族群趨勢,以擬定物種保育及經營管理策略。

為尋求熊鷹保育策略與實踐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林業保育署自2017年起補助屏東科技大學,了解排灣族及魯凱族的熊鷹羽毛文化,探究近年來羽毛配戴風氣改變的原因,與部落領袖及族人們共同發展熊鷹羽毛友善利用方式。

屏東科技大學自2018年起每年舉辦多場熊鷹仿羽彩繪工作坊,讓排灣族及魯凱族族人學習製作工藝技術,以仿羽替代真羽,期望族人能將仿羽的技術傳承下去。已成功推動仿羽在傳統祭典及婚禮中使用,成效頗豐。希望藉由推廣仿羽,讓真羽的黑市交易降溫,進而減少非法盜獵的情形。此外,屏東科技大學仿傚美國作法,籌設熊鷹羽毛庫房,蒐集熊鷹或鷹雕屬猛禽自然落羽並拍照建檔,並徵詢頭目家族對於真羽申請資格和條件的意見,作為後續申請利用制度規範。

2022年林業保育署委託屏東科技大學共繫放3隻個體,。此外111年2月19日於宜蘭尋獲一個熊鷹巢位正值孵蛋期。雛鳥孵化後在巢邊架設自動相機。4月23日至7月29日,共97天觀察記錄到66筆獵物,以哺乳類35筆(53%)最高,其次為鳥類21筆(32%),9筆無法辨識(14%)與1筆爬蟲類(1%)。並計畫本辦理「熊鷹生態保育暨仿真羽毛製作工作坊」的活動以及在臺東進行「山中有熊鷹-一根羽毛的重量」友善熊鷹的研習活動。

林業保育署及其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將與屏東科技大學持續推動熊鷹羽毛友善利用,以及原鄉熊鷹保育教育。惟部落共識的凝聚需要時間的發酵,透過在推動的過程中,將持續與部落進行溝通及調整,以尊重部落的想法。無論是熊鷹真羽或仿羽在替代規範上,都應由部落形成共識進行配戴管理及規範,杜絕非法獵捕熊鷹,讓野外的熊鷹族群得以休養生息逐漸恢復數量,方有利原住民熊鷹羽毛文化之延續。

近年相關研究成果報告

完成年度

研究計畫名稱

主辦機關

執行單位

2017

排灣及魯凱族熊鷹羽毛友善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林業保育署

屏東科技大學

2018

熊鷹仿真羽毛及友善熊鷹的放山雞養殖推廣計畫

林業保育署

屏東科技大學

2018

台灣熊鷹長期監測系統建立

林業保育署

台灣猛禽研究會

2019

熊鷹仿真羽毛初級班及進階班推廣計畫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

屏東科技大學

2019

台灣熊鷹長期監測系統建立(二)

林業保育署

台灣猛禽研究會

2019

108-109年度玉山國家公園熊鷹族群生態與周邊布農部落之關聯研究計畫1/2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屏東科技大學

2020

熊鷹仿真羽毛及熊鷹羽毛庫推廣

林業保育署

屏東科技大學

2020

台灣熊鷹長期監測系統建立(三)

林業保育署

台灣猛禽研究會

2020

108-109年度玉山國家公園熊鷹族群生態與周邊布農部落之關聯研究計畫2/2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屏東科技大學

2021

熊鷹仿真羽毛及社區綠色經濟產業推廣計畫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

屏東科技大學

2022 熊鷹族群生態與保育(一) 林業保育署 屏東科技大學

※所列之研究計畫係蒐集本署(含各地區分署)以及其他政府單位自辦、委辦或補助計畫,其成果報告內容正確性及完整性,係由主辦機關本於權責自行審查。倘對報告內容有疑義、需進一步瞭解其情形者,或者報告未公開尚無法查閱,請洽主辦機關詢問。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瀏覽人次:1691 最後更新日期:2024-01-25